复旦-长三角“全球华人共话AI赋能教学创新”论坛第二场顺利举行 - 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首页 > 通知公告 > 新闻报道 

    复旦-长三角“全球华人共话AI赋能教学创新”论坛第二场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5/5/9

            2025年5月3日晚上,复旦-长三角“全球华人共话AI赋能教学创新”论坛第二场顺利举行,本场论坛主题继续为AI赋能的教学创新实践”,通过腾讯会议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院校的210余名教师参加。本场论坛由复旦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协办。

    论坛开始,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丁妍副研究员作为本场论坛的召集人简要介绍了本场论坛的背景、主题、流程和两位主持人。

    论坛前半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吕长虹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吴冠军教授作题为“面向奇点的未来学习”的报告,吴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奇点的迫近,人类需要重新锚定“智”的本质,需要在因应人工智能对人类根本存在形态的重塑中,改造教育范式:从知识灌输转向思维激发,从个体学习转向与AI的共思协作。技术革命并非威胁,而是重构人类主体性的契机——唯有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在不确定中深化伦理反思与创造性思考,才能在全新的地面线上“再见智人”。

     

    后半场由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学研究处副处长何珊云副教授主持,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哈布教授作题为“AI技术在埃及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开罗大学中文系及孔子学院为例”的报告,李教授介绍了在中文已全面进入埃及国民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开罗大学中文系及孔子学院的教师们目前正在探索的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智能学习平台、AI智能评测、语言互动机器人、AI翻译技术等,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展望未来,希望能推动AI技术在埃及中文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并加强AI师资培训,以提升教学质量。

    复旦大学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副主任文少卿副教授作题为“AI赋能考古课程建设与实践”的报告,文教授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有潜力为考古学研究带来范式革命。考古学涉及田野发掘、研究保护和展示传播,而AI可以在每个环节深度参与。他在报告中介绍了“AI考古”这门课程的开设背景和课程内容,结合课程开情况,介绍了这门课程的成效以及在人文学科开设AI课程的建议。

    在每位嘉宾报告结束后,与会教师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就如何处理AI对同一份作业多次打分而分数不一致、如何整合各个平台学生学习数据而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何引导学生持续使用AI学习工具、如何做好修读AI课程的准备工作等问题与嘉宾进行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最后,丁妍老师对本场论坛做了简要小结,对主持人和嘉宾以及与会教师表示感谢,并邀请大家积极参加后续两场论坛。


    上一篇:2025年长三角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春季论坛暨复旦大学创新教 ..

    下一篇:复旦-长三角“全球华人共话AI赋能教学创新”论坛 第一场顺利 ..

    本文地址:http://cfd.fudan.edu.cn/news/xwbd/2590.html
    图片新闻
    loading
    会员登录
    联系方式
    电话:55664497(教发业务)
    电话:65647637(在线课程)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29楼2904、2909室
    邮箱:jxcj@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