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全球华人共话教师教学发展论坛嘉宾与内容简介
——面向未来的教师教学发展(共4场)
论坛主题 : 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未来的教师教学发展
【报名请点击这里】
场次
|
北京时间
|
腾讯会议号
|
演讲嘉宾
|
召集人
|
主持人
|
第1场
|
3月18日 星期六
上午9:00-
|
948 926 57228
密码:230304
|
朱尔萍 博士
洪化清 教授
|
陆昉
教授
|
辛明军
教授
|
第2场
|
3月25日 星期六
晚上19:00-
|
941 133 507
密码:230304
|
李利 教授
牛双红 博士
|
丁妍
副研究员
|
杨楠
教授
|
第3场
|
4月1日 星期六
上午9:00-
|
948 926 57228
密码:230304
|
陈小华 博士
周菁 博士
林竖美 博士
|
范慧慧
副研究员
|
徐雄伟
教授
|
第4场
|
4月8日 星期六
上午9:00-
|
948 926 57228
密码:230304
|
刘道年 博士
余颖 博士
蒋妍 博士
|
曾勇
副教授
|
项乐源
副研究员
|
部分嘉宾共话可供限时回放:请在超星学习通输入邀请码80855793。
【相关背景】新冠疫情对高校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面对急速展开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成为新的成长契机,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将如何赋能广大教师应对这一挑战?
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协同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共同举办2023年“复旦-全球华人共话教师发展论坛”与您共同探讨这些话题。
第一场(3月18日9:00)
召集人:陆昉 教授(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主持人:辛明军 教授(上海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1. 塑造高等教育未来:教学中心的作用
演讲者:朱尔萍博士 (美国 密西根大学)
【摘要】本讲座将回顾在疫情暴发初期的紧急教学和学习中,教学中心如何支持从面对面教学突然过渡到在线教学。疫情期间的紧急教学和学习改变了教学工作者对在线教学的认知,挑战了现有的高校教学模式,引导了高教教学常态和新常态的探讨。疫情对教学和学习的干扰已经转变成推动教学向前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将高校的教学中心推到了教学支持的最前沿。教学中心将如何把握机会,利用资源,引领教学创新发展,塑造未来。
朱尔萍博士,密西根大学教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工作范围包括技术教学咨询,教师教学咨询,院系合作开展技术教学方面的咨询,教师专业发展咨询和教学奖励协调。她领导中心与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她撰写和合著了书籍(例如McKeachie关于技术和教学的教学技巧)、百科全书和学术期刊的章节。她的研究重点是技术与教学、教学学术以及在线和混合式学习与教学。
2. 挑战与机遇:南洋理工大学的教育数字化转型
演讲者:洪化清教授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
【摘要】作为全球性的灾害,新冠疫情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也在疫情肆虐时受到冲击。庆幸的是过去十多年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规划和积极部署使得疫情对教学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本讲座将聚焦疫情影响所形成的数字化转型挑战和发展机遇,介绍南洋理工大学面对突发情况的冲击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尤其是在部署总体规划、促进系统的数字化能力、强化教师能力培训、创新混合式教学转变、调整课程质量评价等相关方面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准备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推进智慧教育的实践发展。
洪化清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李光前医学院电子学习中心主任,同时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荣誉理事,北京大学教发中心国际专家。洪教授于2000年起在新加坡国家科技局信息通讯研究院从事机器翻译、信息抽取、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5年起在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主持基于语料库的大规模教育研究工作;2013年起负责李光前医学院电子学习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洪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与培训方面的工作,聚焦研究推动大数据学习分析驱动的智慧教育和创新型学习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第二场(3月25日19:00)
召集人:丁妍 副研究员(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
主持人:杨楠 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3. 后疫情时代高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需求和教师教育的前景
演讲者:李利教授 (英国 埃克塞特大学)
【摘要】为了应对疫情,2020年初全球高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数字化发展,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各种教学模式应用而生,同时高校教育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放眼未来,数字素养是全体教师应该着重发展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讲座分享后疫情时代全球高校面临的数字化发展的挑战:如何转型以及如何加强21世纪跨学科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讲座侧重案例来分析,着重讨论高校以及教师发展的需求,以及发展的不同模型和经验。
李利教授,埃克塞特大学助理副校长,应用语言学和教师教育的资深教授。她的研究领域包括教师认知,课堂话语,新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以及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她在这些领域广泛发表并承担业界要务,包括核心期刊的编委以及英国社科基金协会审定人。她在英国应用语言学会曾经担任两届的学术活动主持人,主持开发了主要出版社(剑桥,劳特力奇)联名资助系列讲座以及工作坊。她的著作包括Language Teacher Cognition (2020),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2019),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eacher Cognition (2017), New Technolo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2017), 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Thinking (2015).
4. 后疫情数字化时代对教育的思考- 面向未来的教育: 21世纪能力的培养
演讲者:牛双红博士(芬兰 赫尔辛基大学)
【摘要】在这个迅猛发展以及充满极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数字化时代, 对面向未来的教育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UNESCO在2021颁布的“Reimaging our futures together: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给予我们教育工作者很深的启发。在21世纪的迅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教学不在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积累,也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21世纪能力的培养已经被众多的国家列入教学大纲,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疫情期间,这种能力尤为凸显其重要性。21世纪的能力有不同的定义,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可以用于各种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故又称为通用能力或横贯能力。在中国教学大纲里称之为核心素养。根据我的研究课题,向大家简单介绍如何把21世纪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去。
牛双红博士,就职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育科学院。目前致力于教师教育研究和培训、21世纪技能的学习、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学校领导力和管理的研究和培训,以及最新现象教学、项目式教学和数字故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在中芬教育创新研究学院工作。在芬兰阿尔托大学获得理工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获得第二个博士学位,并拥有丰富的研究和教学经验。
第三场(4月1日9:00)
召集人:范慧慧 副研究员(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
主持人:徐雄伟 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
5. 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在疫情前后的挑战、适应与发展
演讲者:陈小华博士 周菁博士(香港理工大学)
【摘要】新冠疫情的爆发对高校教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加速了高等教育变革的步伐,同时凸显了对更具创新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需求,它的影响在疫情缓和的今天和未来也将继续持续。教学发展中心作为高校应对这场危机的前沿阵地之一,在克服挑战和促进转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发言将介绍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在疫情前后的相关工作,探讨疫情对教学认知及行为的影响,总结在新常态下师生需求的变化,分享理大教发中心的未来发展规划,希望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探讨进步。
陈小华博士,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总监、英语及传意学系荣誉副教授,获英国高等教育学院授予首席院士及美国跨学科写作协会授予终身杰出会士。她的研究领域包括运用技术推进学习、跨学科英语及用学习分析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陈博士的杰出贡献屡获嘉奖,包括:理大校长特设卓越表现奖、学习分析社群最佳期刊论文奖、香港教资会杰出教学奖、QS全球教学创新大奖2022国际类别创新教育科技组别银奖等。
周菁博士,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发展主任,英国教学科技学会认证会员及英国高等教育学院会士。她的研究领域包括电子学习质量管理和保证,教学科技,混合及在线教学。她主持和参与多项大型教学项目,包括:“理大电子学习质量管理系统”“香港五所高校联合项目:混合式和在线学习工程”“香港优质教学基金资讯科技的总结与发展”等。
6. 提倡真实性的评估测验
演讲者:林竖美博士 (新加坡理工大学)
【摘要】过去三年因疫情原因,新加坡理工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CoLEAD)迅速提倡讲师们使用“真实性的评估测验”取代纸笔测验或高权重的考试。所谓真实性的评估,强调的是评价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贴近程度。通过教师发展座谈会和研修坊,鼓励讲师们分享他们所设计的测验,与如何在课堂里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能力。在研讨会中,会以线上口试的例子进行分享。
林竖美博士,新加坡理工学院(SIT)副教授兼助理教务长(应用学习)。2017-2022年她领导了大学里的教学发展的中心。她在2016、2018、2020获得了大学教学优秀奖。在2022年,她得到了新加坡国庆荣誉:公共行政奖章(铜)。
第四场(4月8日9:00)
召集人:曾勇 副教授(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主持人:项乐源 副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7. 从教发角度上看新冠疫情对高等教育的永久性改变
演讲者:刘道年博士 (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贝克斯分校)
【摘要】三年前突发的新冠大流行将美国所有的课堂瞬间转至线上,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部门在保证教学连贯、教学质量、教学创新上起到了关键作用。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几年的疫情冲击之后发生了永久持续性的改变。教师教学发展重心也随之转移到教学方法上,尤其侧重教育多元化、平等、包容、和学生的归属感方面。
刘道年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贝克斯分校教学中心主任,信息科技系副教授。她毕业于苏州大学外文系,在江苏盐城教育学院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九十年代赴美留学并获得教学课程设计博士学位。她二十多年以来一直在美国高校教学创新部门工作,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和教师发展领导经验。
8. 疫情及后疫情时期教学发展中心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演讲者:余颖博士 (澳大利亚 迪肯大学)
【摘要】该报告基于个人工作经验和体会,简要介绍澳大利亚一高等院校教学中心的主要职能,由于疫情影响工作重心所经历的转移、变化及反思,并通过分析后疫情时期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分享该中心顺应新趋势寻求教学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
余颖博士,香港大学教育学博士毕业,现任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教学中心(Deakin Learning Futures)教师,主要从事课程设计(包括线上、线下及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以及教学学术研究等工作。此前曾任职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教学中心,香港大学教与学促进中心。
9. 日本教师发展(FD)的概况以及挑战
演讲者:蒋妍博士 (日本 早稻田大学)
【摘要】和中国一样,日本的各种教育改革都受到政策的影响,FD是其中一项。在政策的推行下,尤其是FD被写入《大学设置基准》,FD的开展成了文部科学省的调研对象,也是大学申请补助金时的确认对象。在此背景下,各个大学的FD活动就变得普遍了起来。只是,在国际调研中,日本大学教师的科研倾向原本就稍高于其他国家,且FD在推行过程中也缺少专职人员,于是在一线就不免出现仅仅是走过场的敷衍情况。疫情下,为了对应线上教学,无论教师本身是否意识到,可以说FD得到了较大的普及和开展,但也呈现出问题和挑战。本报告将结合日本的FD研究以及实践开展,回顾日本FD的历史,梳理日本FD的概况,并一起探讨其所面临的挑战。
蒋妍博士,京都大学教育学博士毕业,专业方向为大学教育。曾先后在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学习与工作,有较为丰富的课程教学设计以及教师发展方面的培训经历和证书,包括英语和日语,在早稻田大学期间主要承担教师发展和助教培训,多次带队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参与短期教师发展活动,自疫情以来作为主力成员一直在支援校内的网课教学开展和调研工作。负责翻译审校的学术书籍《深度主动学习——基于大学课堂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于2021年6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标题和摘要可能微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