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议资料 

    复旦-全球华人共话教学研究论坛嘉宾与发言摘要(共4场)
    发布日期:2024/3/16

    复旦-全球华人共话教学研究论坛嘉宾与发言摘要

    2024年春季学期·共四场)

    报名请点击这里

    第一场 330日 上午9:00-11:00

    第二场 46日 晚上19:00-21:00

    第三场 413日 晚上19:00-21:00

    第四场 420日 上午9:00-11:00

     

     

     

    第一场 330 900-11:00 

    报告1:数据驱动的语言发展研究及其教学启示

    摘要:本次报告将探讨数据驱动的语言发展研究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研究者构建了基于课堂教学的纵向追踪型学习者语料库,以此探究学习者在语言输出中的语言特征、习得规律及影响因子。报告将探讨如何基于实证数据,识别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及潜在问题,并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解决问题。报告还将结合案例介绍学习者语料库的建构策略,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语料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反思与自主学习能力。

     

     

    个人简介:秦文娟,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文系副系主任。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及基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等省部级项目,任教育部新课标英语教材分册主编。其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Journal of Pragmatics, Assessing Writing,《外语界》等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

     

    报告2:高教领域个人学习环境的发展:促进文化响应式教学和学生自主权

    摘要:运用文化响应式教学(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CRT) 原则和学生自主权的个人学习环境(PLEs)代表了教育范式的转变,在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Sun & Xu2024Sun, et al.2023Xu, et al, 2020)。在本次演讲中,讲员将分享她对 PLEs 的定义,以及 在CRT 引导的个人学习环境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各种环境来优化参与度和教育成果,赋予学生对其终身学习旅程的自主权和所有权。讨论还将涵盖与 CRT-PLEs实施相关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这个新兴和快速发展领域的相关研究范例和研究方法。

     

     

    个人简介:孙以琳博士,美国西雅图学院终身/荣誉教授(Professor, Emerita, TESOL国际协会主席(2014-15),MAAL(澳门应用语言学协会)创会主席,WAESOL华盛顿州英语教学学会前主席(20032007)。1981毕业于华中师大英语系,后在武汉理工大学任教,1985年赴加拿大读研於多伦多大学。1992年应用语言学博士毕业。在她38年的TESOL 学术生涯里,以琳在中国、澳门、加拿大和美国的多家大学担任过教师、系领导和研究生导师。她在教师教育、领导力发展、评估、个人学习环境,批判教育和教育公平,成人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2021 年,美国国务院英语语言专家部将孙教授评为自 1991 年以来对 TESOL 领域产生持久影响的 30 位专家之一。目前兼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TESOL名家选集》系列丛书的主编。她2024 Routledge出版的新书《高等教育中个人学习环境的发展:促进文化响应式教学和学习者自主权》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她的科研兴趣包括课程开发、项目评估和评估、第二语言阅读、词汇学习、批判性思维、课堂行动研究、教师教育、ESP/EAP、文化响应式教学(CRT)、个人学习环境和 NNEST/双语教师/多语种英语教师在ELT领域的地位和·发展。多年来,孙教授在国际专业会议上发表了近100场主题演讲和专题报告。


     

    第二场 46 19:00-21:00

    报告3:以评促学何以可行——以具身型学习为本评估为例

    摘要:以评促学的观点已经受到认可,但“评”与“学”毕竟是两种活动,这就需要进一步思考“以评促学何以可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多年的探索中建构和实践了学习为本评估,主要包括学习段评估、学习性评估和学习化评估三种方式,内蕴学习目标与评估目标同构机理、学评整合任务牵引机理等。为了提升以评促学成效,开发了学习目标模型制作、阶梯式评估标准研制等一系列具身工具,支持学生深度参与。

     

     

    个人简介:曾文婕 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著有《学习为本评估论》和《学习哲学论》等专著。在《教育研究》和《课程·教材·教法》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和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奖项和称号。曾任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决赛现场评委。

     

    报告4:如何搭建同伴反馈中的“支架”——引导性问题对同伴反馈影响的研究

    摘要:同伴反馈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形式,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但基于学习任务的综合性、阶段性和复杂性,以及学习者个人内部因素、认知水平、人际关系等影响,同伴反馈在课堂中的实践面临种种挑战。引导性问题作为同伴反馈的支架,在支持并提升同伴反馈质量和课程学习上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采用准实验法,以修读Z大学2021-2022学年“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的4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对应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不同方式、不同时间阶段撰写的引导性问题对同伴反馈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学生更倾向于撰写评论型引导性问题,且在不同撰写方式(个人撰写或小组合作撰写)和时间阶段下,学生撰写的引导性问题类型分布有所侧重,小组合作撰写与结题阶段会产生更为丰富的引导性问题类型。不同类型引导性问题能够对应引发不同类型的同伴反馈,且对同伴反馈质量与有效性产生显著影响,分享型、头脑风暴型、改进型引导性问题能够引发更高质量且更有效的同伴反馈。

     

     

    个人简介:何珊云,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学研究处副处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创新。

     

    报告5:用听课来研究教学

    摘要:听课,也称教学观摩,是教师们最熟悉的教学/教师学习和提高的方法之一。听课的方法论和实践在国内外有着长期积累的研究。在这节共话的讲谈中,崔枫桥博士将分享她多年来在英国和国际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一同实践的以听课为方法的教学研究模式。崔博士想邀请一线老师们一起,在熟悉中探寻创新,共话在中国教育实践中如何有效地,有意义地用听课的方法研究教育,提高教学。

     

     

    个人简介:崔枫桥,教育哲学博士(PhD) (毕业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她从2009 开始在英国大学里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目前崔博士在伯明翰城市大学就职教育理论和实践高等研究员。自2015年来,崔博士在英国和国际开展了多个以教学观摩(teaching observation) 为方法论的教育研究和实践项目。她在这个课题上近期在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等杂志发表论文2篇和出版书籍1本。

    崔博士的教学研究以教师的经验和日常教学的实践为核心,提倡教学研究以实践的意义性为出发点。就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崔博士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的协作性(collaboration) 和辩证反思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她创造的协作性听课模式,以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辩证反思实践理论为基础,提供给教学小组一套以多角度观察,讨论和协作反思来研究和提高教学的方法论工具。

     

    第三场 413 1900-21:00

    报告6基于问题与项目的学习在高教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

    摘要报告将分享基于问题与项目的学习法在课程设计中的多元化运用,以及教师从知识传授向教学设计及知识共建的角色转变,还有国际实践中教师在问题设计和学生评价等方面遇到的挑战。报告也将分享相关研究和克服挑战的经验,并希望与参与老师们对话,共同探讨如何在国内院校的环境下应对特定的挑战。

     

     

    个人简介:杜翔云教授现为丹麦奥尔堡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问题和项目教学法研究中心主任及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法改革、教师发展及课程改革。十几年里,杜翔云教授积极致力于基于问题与项目的学习法(PBL)的开拓和全球发展及其在理工教育、医疗健康教育、外语教学、教师发展、教育领导力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她曾参与二十余国家的PBL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及教师发展。在上述领域她领导并参与组织40多个研究课题,出版200余项,包括SCOPUS论文120多篇(其中SSCI国际期刊论文40多篇)、个人专著10余本、丛书编辑20余册、及书章、会议论文等,并参与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会,及知名出版社丛书主编。

     

    报告7: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使用模拟教学来促进商业课程的学习

    摘要: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商科学生对市场营销教学中使用模拟教学的感受和看法,以进一步探讨模拟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的影响,以及如何使用模拟教学来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这个项目采用了开放性问题的方式,取得了学生在模拟教学结束后的课程反馈来了解模拟教学是否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模拟教学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准备和提升。模拟教学在商业课程教学中的使用价值和贡献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个人简介:朱夏博士是英国开放大学市场营销学讲师。她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她的学科主题研究重点是服务营销和企业营销。她的研究项目获得了英国科学院British Academy/Leverhulme的资助。朱夏博士对在线远程教育、学生体验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等众多教育话题感兴趣。她一直与国际学者开展不同项目的合作。她是高等教育学院(Advance HE)的高级研究员。

     

     

    报告8:同步教学中的学生投入度研究

    摘要:投入度是在线教育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混合同步教学使不能到课堂上课的学生可以从其它场所(如家中)同步参与课堂学习。在日益不确定的当今世界,这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常态。然而,与课堂面对面学生相比,在线学生参与度通常较低而且难度更大。本报告将分享从文献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在线学生碰到的挑战(难度)以及提升与监控学生投入度的相关策略。 此外,也将分享一些个人在该领域的实践研究经验。 

     

     

    个人简介:王其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学习科学与评价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荷兰特温特大学博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本科以及硕士。 20212023连续3年斯坦福-爱斯维尔( Stanford-Elsevier BV) 全球排名前2%知名学者,1996-2019东南亚最富教育成果学者之一(Barrot,2020)。 2001年起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2家国际期刊主编,1家副主编,及多家国际期刊顾问与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及混合式学习等,发表SSCI期刊论文40余篇。详细信息参见https://qywang2.weebly.com/

     

     报告9: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效果的影响:以“生理学”课程为例(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理学系  罗自强  暨明)


    摘要: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FC)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形式。目前,对FC教学效果的评估大部分是在课程完成后立即进行,局限评估FC的短期效果。FC教学对医学生本门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影响的长期效果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评估。本团队在完成生理学FC教学后分析了对学生(2016级)学习生理学的影响以及追踪分析随后18个月内后续医学课程学习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FC教学不仅显著提高研究对象生理学的学习成绩,更有助于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

    为进一步分析FC对医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本教学团队在生理学教学中(2020级)选择了几个重要主题进行部分翻转教学 (partial flipped classroom ,PFC),于生理学教学开始前和结束后采用R-SPQ-2F 量表以调查在深层和表层两个维度上测量学生的学习方法。结果显示,PFC显著激发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动机,促进了深度学习策略的使用,但PFC对表面学习方法没有影响;而传统课堂讲授(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classroom,TLC)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表面学习动机和表面学习方法的得分,结果提示良好的教学模式会对学习方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个人简介:罗自强,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二级教授,教育部基础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教育部临床专业认证专家。《生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及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IUPS)和亚大地区生理学会联合会(PAOPS)教育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理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麻醉生理学》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第10版),副主编《生理学》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参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和宝钢优秀教师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

     

    第四场420 9:00-11:00

    报告10:Quality Matters (QM) 教学研究概览与案例分析

    摘要: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如何选择适合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如何将教学实践转化为教学研究?本次讲座以Quality Matters (QM) 质量评估体系应用相关教学研究为切入点,主要介绍开展教学研究的六大类研究,具体介绍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和选择研究方法的考虑因素。并以经典教学研究文章为案例进行分析。

     

     

    个人简介:朱美娜是韦恩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学习设计与技术项目的助理教授。她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并解决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和挑战。她的学术研究集中在两个相关领域:(1)如何设计在线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SDL/自我调节学习(SRL)能力;以及(2)利用新兴学习技术,如学习分析和人工智能(AI),以促进STEM教育,特别是计算机科学教育。

     

     

    个人简介:钱玲,博士

    高级教学设计师,美国阿克伦大学在线学习中心

    高级在线课程评价专员,美国Quality Matters

    钱玲博士具有多年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经验,主要开展在线教育研究,在线教学设计实践。近年来,主要关注在线课程质量评估,学生学习结果评估,在线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等研究。

    https://education.wayne.edu/profile/hb8648

    https://meinazhu.github.io/

     

     

    报告11FD-QM 高等教育混合在线课程质量标准应用效果研究

    ——基于10位标准研习者的深度访谈

     

    摘要:报告将以标准研习者的视角,探讨如下4个方面的问题

    1.FD-QM标准认知

    2.FD-QM标准不同指标投入度

    3.FD-QM标准应用效果评价

    4.FD-QM标准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个人简介:教育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新农科长白山创新学院院长。吉林省教师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员,FD-QM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研制小组成员、评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省级课题9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出版专著3部,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上一篇:复旦-全球华人共话教学研究论坛(第2场)

    下一篇:欢迎报名参加“复旦-全球华人共话教学研究论坛”活动(共4场)

    本文地址:http://cfd.fudan.edu.cn/huiyi/2380.html
    图片新闻
    loading
    会员登录
    联系方式
    电话:55664497(教发业务)
    电话:65647637(在线课程)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29楼2904、2909室
    邮箱:jxcj@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