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服务 > 创新教学年会 

    2015年创新教与学研讨会会议综述:中国高校“成效为本教学”探索与挑战
    发布日期:2015/6/16

     

     目录

    一、高峰论坛及分论坛概述

    (一)高峰论坛

    (二)分论坛

          1.通识教育分论坛: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效教学
         
    2.教与学分论坛:大学教了没,老师怎么教—基于学生学习视角
         
    3.文科教学分论坛:从外在的授课到内在的能力培养
         
    4.理科教学分论坛:基础、前沿与科学思想
         
    5.医科教学分论坛:医学教育创新与培养实效
         
    6.实验教学分论坛:实验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
         
    7.学生学习评价工作坊 

    二、关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意见建议

          1. 孙向晨(通识教育分论坛)
         
    2. 张双利(文科教学分论坛)
         
    3. 赵斌(理科教学分论坛)
          4. 钱睿哲(医科教学分论坛)
         
    5. 高翔、乐永康、吴燕华(实验教学分论坛)

     

     

     正文

    近二三十年来,成效为本教学(Outcome-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OBTL)在北美、欧盟国家和中国港台地区高校已成趋势,被视为追求教育卓越的改革方向。OBTL改革基于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期望,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完善教学活动和学业评价的设计和实施,促进教学从重视“教”到“学”的转变,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516日,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2015年创新教与学教学研讨会,以“中国高校‘成效为本教学’探索与实践”为主题,聚集教学、研究与管理等多方力量,共同探讨以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大学教学环境、专业与课程设计、学习活动安排和学生学习测评等的影响,以期推进中国高校教学实践改革和教学效果提升。本次研讨会以高峰论坛为引领,结合7个分论坛的形式展开,共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200余位教学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与会。

    回目录

    一、高峰论坛及分论坛概述

     

    (一)高峰论坛

    高峰论坛由复旦大学副校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陆昉主持,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几十所中国内地高校的校领导、教务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应邀出席。

    香港地区的成效为本教学从2005年开始,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在政府支持的高校中全面推行。香港理工大学采用的成效为本教学四元模式获得质量保证局的赞赏。为此,本次高峰论坛特别邀请了香港理工大学成效为本教学方案的主要设计者,教学发展中心总监何淑冰博士向与会者分享香港理工大学成效为本教学的四元模式,及相关的经验要点。何淑冰博士首先介绍了国际上有关成效为本教学的教育理论,并指出了三个实践要点:(1)以学生学习成效的质量为核心;(2)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仅仅是知识;(3)需要配合政策改革,从教学、课程、专业等多层面推进。香港理工大学采用的成效为本教学四元模式包括:(1)确定学生理想的学习成效;(2)在课程、教学、专业层面均配合学习成效进行设计;(3)进行成效评估,搜集数据;(4)利用成果评估数据进行改善。由此可见,该四元模式的两个中心即是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保证”。

    针对该四元模式,何老师进一步指出:在确定理想学习成效方面,教师所确定的课程学习成效需与专业和大学的整体学习成效相符合,强调学生的能力达成而非知识获取;专业的学习成效需由专业教师团队(而非领导个人)来确定,通过专业课程地图(Curriculum Map)确保专业的理想学习成效通过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得以体现。在设计课程、教学、学业评价方面,教师需注意采用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采用开放式的,有利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的评价方法。在成效评估方面,应厘清课程成绩评估(针对学生个体)和学习成效评估(针对学生群体)是两个不同概念,需从大学、专业、课程等三个层次同时着手,构建出关于学习成效的评估框架。同时须意识到,学习成果评估的核心并非仅是形成一个评估报告,而是要利用评估结果来改善和保障教学质量,以此衔接四元模式的各环节,形成一个闭环。何老师最后提醒高校在实施成效为本的教学改革时,首先全校应协同配合,从大学、专业、课程等层面分层次实现;其次应注意这一改革涉及思想范式的改变,具有复杂性,宜采用试点方式逐步推开;最后需要在政策措施和教师工作量上予以支持。

    清华大学在其多年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直贯彻“以学为本”的理念,尤其在2014年出台的《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教育”。本次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袁驷教授与在场嘉宾分享清华教改的理念和实践。袁教授围绕“以学为本、关注成效”的主题,介绍了清华大学自百年校庆以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2009年清华大学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学校结合即将到来的百年校庆,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大量调研,从中发现并反思了清华教育教学改革30年以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两个不明显”,即人才培养的优势不明显、人才培养的成效不明显。针对此问题,学校讨论并明确了此后清华的教改思路:将学科、科研、师资等各类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以学生学习成效来检验教学质量。在近几年的教改实践过程中,清华坚持以学为本,以激发学生学术志趣作为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切入点,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经过几年的试点和积累,在2014年出台的《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学校明确以“以学为本”“关注成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从培养目标、教育模式、落实体系等各方面推进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实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后,与会嘉宾分别就学习成效的设定、成效检验标准、人才培养成效显现的滞后性、成效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梳理观点如下:

    1.不同的专业、课程有不同的成效标准,在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时,需自己制定结合专业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成效基准,并为此提供证明。

    2.需在学校的宏观层面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设计,通过整体机制改革,落实成效为本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激发学生学术志趣。

    3.在成效为本教学的理念下,学校和教师需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和体验中,将教学目标内化为自我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4.教师的教学发展对落实成效为本教学非常关键,学校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通过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影响并带动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回目录

     

    (二)分论坛

    1.通识教育分论坛:通识教育课程的有效教学

    近年来,国内大学在推进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日益重视课程建设,聚集校内优质资源,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着力推进教学改革。本次通识教育分论坛由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委员会主任、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法学院赵晓力、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梁颖、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唐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任军锋等4位老师在会上进行引导发言。与会教师共同分析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及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探讨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以推进通识课程建设。

    赵晓力老师在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主讲“法律与文学”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文学经典,理解人类一些根本性的生存处境,以及法律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教师通过教学安排帮助学生提升三方面能力:阅读(如何像作家或批评家那样精细深入阅读经典文学文本、如何快速有效地阅读二手研究文献)、写作(如何言必有据地写作,告别泛泛而谈)、口头表达(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积极有效地参加讨论)。这门课程在“清华民间选修课手册”中,获得“含金量”5星、“轻松度”1星、“给分好”3星的评价。

    梁颖老师的“启发式大班讲授”与“开放式小班研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班授课选用的教材应有一定难度,困难之处由小班讨论补充解决,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在小班研讨中,通过课外阅读和文献讨论可以深入理解大班授课的概念,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讨论议题宜选取热点话题,可涉及其他相关学科,有助于学科交叉。另一方面,小班讨论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除教师自身对学科思想的深刻理解外,还需妥善处理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与开放式研讨的矛盾,并着力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

    唐杰老师向与会者分享了理工类地方性院校在开展人文通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何解决文史哲等基础文科师资缺乏等问题,并重点介绍了重庆大学的特色通识项目“大学国文”,该课程综合编选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重要篇目,侧重制度与文明内涵。

    任军锋老师以其开设的通识课程“西学经典·战争志”为例,详细讲解了课程教学的五环节:核心文本、教学大纲、助教遴选、研修小组、考核方式。他指出通识教育有两个“核心”:一是文本的选择,需注意以点带面,考虑篇幅规模、可读性、可延展性;二是在课程中建立学术共同体,在学生选课的基础上,教师需明确课程要求,最终让真正适合的学生修读。

     

    回目录

     

    2.教与学分论坛:大学教了没,老师怎么教—基于学生学习视角

    成效为本教学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在大学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角色和责任是什么?为此,本次教与学分论坛,特别邀请美国麻州州立大学教学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史美瑶博士和复旦大学校团委学生权益部部长杨雨清同学从教和学的两方面,和与会者共同围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探讨了大学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史美瑶老师指出,大学教育从一开始的精英模式,到后来的平民式教学,再到如今回归“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模式,要求教师不要总想着“我想要怎么讲”,而应着重考虑到底“学到了什么”。在教学中设置太多的限制和“标准答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面对“unlimited choices”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和发挥,引导他们自己探索无限的可能。近三年美国多项调查数据显示,大学应教给学生的是:永久学习的能力、可转移的学习能力、独立的学习能力和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具体包括:有深厚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论原则脉络、知道如何整合运用这些知识、掌握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进度。其中,第一种能力是学生自己可以建立的,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可以被削减,其余则急需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

    杨雨清同学通过数据从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教师风格等三方面,展示了复旦学生眼中的教师和教学。(1)教学方式相关的调研数据显示,“提供精深的阅读指导”最受学生喜爱,“设置实践应用性活动”“设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较多的课堂互动和研讨”等方式也受到学生欢迎。对于通识课程,学生们所期待的教学方式较为多样化,但总体更倾向于在课堂内外对于知识进行实践,并与老师有更多交流;对于专业课程,学生们是希望得到老师更为全面精深的指导,对于专业知识有更深刻的把握。但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课程,“老师只讲重点,鼓励自学”的方式是学生们最不期待的教学方式。此点与经常提及的“培养独立学习能力”这一理想目标有出入,因此引起与会教师的热烈讨论。杨雨清同学回应,老师认为的重点也许更加基础性,而同学们所渴望的重点往往是在阅读教材和论文的过程中不容易捕捉到的点,这二者的偏差可能是同学们不愿老师只讲重点的原因。此外,此次调查对象以低年级居多,低年级学生要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的引导才能更好完成。(2)师生互动相关的调研数据显示,虽然大部分学生肯定师生互动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但师生互动实际现状并不乐观。造成这一状态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们“怕自己做得不够好,不敢与老师交流”,其次是“怕老师太忙”“太麻烦”。因此,如何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提供更便捷的互动渠道和方式是增进师生互动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互动方式上,学生更倾向通过邮件等非面对面的、不受其他客观条件约束的方式来进行师生互动。(3)教师风格相关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在课堂中思路清楚、内容连贯地授课,讲解知识点时能够多举实例、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将其解析。根据上述数据显示的问题,史美瑶老师引出了“教师怎么教”的话题。史老师指出,教师首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比如阅读技巧、时间管理、如何提问并寻求答案等。作业和学业评估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两个关键环节,通过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反馈,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成效。

    史老师在会议最后建议,教学的变革要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并且给其创造一些改革的诱因,为之提供变化的动力。如在教师之间建立讨论小组或社群,并安排定时见面相互交流教学问题,提供一种氛围,让教师觉得不是孤军奋战。另一方面,通过奖教金等形式给予教师鼓励和表彰,认可教师的投入和付出。

    回目录

     

    3.文科教学分论坛:从外在的授课到内在的能力培养

    从“成效为本教学”的角度看,当前中国高校的文科教学(尤其是基础文科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针对着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重新反思基础文科教学的教学目标,更需要一系列的新型教学实践。基础文科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如何界定?教师们应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使学生们在理论功底、思考能力和学术训练方面确有所获?

    本次文科教学分论坛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双利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徐长福、复旦大学历史系李宏图、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任军锋等3位老师在会上进行了引导发言

    张双利老师首先总结了高峰论坛的基本精神,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围绕“成效为本的教学”的视角,发现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她认为,在当前文科教学尤其是基础文科的教学中,学习成效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对此,文科教学的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作为评价教学成效的前提,教学目标应如何界定?为能使学生能力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得到真实提高,作为教育者应采取哪些教学改革措施?这些改变又将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怎样的新要求、新期待?

    徐长福老师从哲学教育层面,分析了专业哲学教育和公共哲学教育的不同育人职能及其成效。公共哲学教育关系到民族和社会的理性与良知,培养人们抵制极端、明辨是非的能力。专业哲学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期望是使其能够开启智慧、创新理论,其前提是为理论创新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区分了二者的不同育人职能,再以此为坐标探讨教学成效问题。

    李宏图老师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特点,向与会者分享了他对“知识”和“能力”的思考。他指出历史教学需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论辩能力和写作能力。但知识和能力二者必须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二者的辩证关系在对学生分析材料能力的培养中尤为突出。一方面,良好的学术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多角度地对待材料,不拘成见;另一方面,必要的专业知识又是学生能够驾驭材料、转换视角的必要前提。

    任军锋老师指出在基础文科教学中,需注意将理论和历史及当下结合起来;围绕文本的学习既要通过阅读和思考进入与理解文本,又要借助提问与想象,最终走出文本。他所教授的“西方政治学说史”课程,先由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在课上讲述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问题式”“诊断式”的讲解。他称之为采用“头脑风暴”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既能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又可以使学生在思考与想象中产生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共鸣。

    回目录

     

    4.理科教学分论坛:基础、前沿与科学思想

    未来世界90%的知识诉求在当今尚未露端倪,而传统的知识体系又不断面临着新发现的挑战。当前,中小学教育未能充分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也缺乏追求新知的热情。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充分理解,去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为此,高校教师们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激发前沿思考,培养质疑精神,最终领悟科学思想。

    本次理科教学分论坛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斌教授主持。并邀请浙江大学数学系张振跃,复旦大学物理学系陈焱、刘晓晗,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林志新,复旦大学化学系孙兴文5位老师进行引导发言

    张振跃老师围绕“数学意境”和“数学修养”展开话题。他指出,在基础数学教学中,首先需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并积极投入到课程中来。张老师的办法是注重形与意的结合,充分让学生发现数学公式的美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和趣,并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数学修养是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数学创造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对推理演算注重有据可依,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并从中发现不同问题的共性与本质以及分析推理中的立场转换。此外,应将前沿研究融入教学,或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或介绍前沿研究思想,还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热门的应用研究,例如大数据理念和研究方法,会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原来数学有如此的魅力。总之,数学意境是朦胧而间接的,追求量变到质变;数学修养是具体而直接的,是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刘晓晗老师从中学应试教育导致学生注意零散的知识点而忽视逻辑链条,给大学教学形成的压力和问题切入,分享了大学物理的教学理念。他指出,大学物理教育需要帮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体系,并且进一步延伸到多学科视角的思考,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知。他以“孔雀羽毛为什么会如此美丽”为例,对比生物学与物理学不同角度的解读;再从生物学中的达尔文进化论(演化论)与物理学中的多体动力学系统之间的关联出发,进一步讨论到从理科到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还有不同学科在动力学系统这个框架下,通过科学实验方法,逐步将实验、观察和理论思维相结合的过程。

    陈焱老师介绍了针对立志于科学研究型学生“先痛后快”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通过高难度、高强度的课外作业,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理论、夯实学科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研的全过程。如限定时间分组完成的课程论文,致力于培养学生作为研究者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合作者的宽容协作能力;再作为其他小组论文的评审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获得修改意见之后还需进一步修改论文,直至得到肯定或正式发表。这一过程给予了学生痛并快乐的丰富体验。此外,通过网络课堂和交流平台,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自由及创造了自由热烈的讨论环境。

    孙兴文老师特别关注教学中的学生群体差异问题,并分享了他的教学经验和思考。对于有明确的学习意愿的学生,老师们应注意对所教知识可信度的把关,必须是被科学家反复证实的结论才可以称之为可信的知识,对于尚存争议的内容,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走进实验室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索。

    林志新老师表示,对于信息来源多元化的90后和00后,教学内容与形式都需要改革,其核心是要让学习变得更灵活、更主动、更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他提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模式:讨论课模式、小组/团队式学习模式、混合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等。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综合素养,也拓展了学习课堂。当然,这些教学方式也存在不足,如学生的自学时间与学习资源往往难以保障,碎片式学习不利于构建系统知识结构,增加学生课外学习负担等。与会者讨论后认为,对于通识课程而言,教学内容的多少可以适当取舍,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显得更为重要;而对于专业基础课程来说,则需要坚守教学的底线和标准,保证教学质量。

    回目录

     

    5.医科教学分论坛:医学教育创新与培养实效

    现代医学教育从1910年美国Flexner报告发布以来,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医学教育改革顺应时代的变迁,课程模式经历了从学科为中心到器官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的整合,当前又进一步提出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教育者在不断思考,如何建立优化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成就知识、技能和素质全面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令未来的医生同时拥有卓越的科研和临床能力;同时进行更深入实践,通过全新的课程设计和评估,充分利用各种医学教育资源及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次医科教学分论坛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钱睿哲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汪玲、浙江大学医学院夏强2位教师在会上进行了引导发言

    汪玲老师以她领衔获得的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项目为基础进行题为“协同创新协同育人——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报告:经过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代表的多个高校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创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5+3”人才培养模式,以“四证合一”解决了医学教育与执业医师之间的制度矛盾,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理论上构建了五年本科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模式,界定了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双重身份”,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三个结合”,合格毕业生可获得“四证”。在实践中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着重临床能力这一核心成效,重视论文应用导向。这一模式的构建是一项重要的机制和体制创新,体现了医教协同,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夏强老师指出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为提高医学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与计划;但如何在各种模式创新下做好医学教育质量的保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在2005年开始招收“4+4”临床八年制专业,包含4年在竺可桢学院进行非医学学士课程学习阶段和4年临床医学博士(MD)培养阶段。MD阶段课程是基于系统的多学科整合模块课程;为提高教学成效,由以下特色,一是以周为单位,设置周目标、周主题和周教学单元,PBL案例与周主题相关,16周完成一个基于系统的模块教学;二是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自导学习、信息能力、行医之道和临床技能的培养;三是结合评价体系的全面改革,实施“生评师、师评生、生评生、自评和生评组”的多元评估,强化表现评价与反馈。面对这些模式创新实践,内部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十分重要,应建立PDCA闭环结构对专业和课程质量进行持续改良。

    回目录

     

    6.实验教学分论坛:实验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

    随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质量工程等项目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实验教学在多个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这也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教师对实验教学培养目标的理解、对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认知等,都影响着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成效。

    本次实验教学分论坛由复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高翔和物理教学实验中心主任乐永康共同主持。乐永康、北京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李维红、复旦大学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吴燕华3位教师在会上做了邀请报告。

    乐永康老师首先从教学实验与科学实验的区别点切入,指出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特别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基于实验,掌握独立构建知识的能力。目前的学生实验报告可以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要做误差分析,但常常是泛泛而谈;对于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实验方法的合理性等方面少有思考。而实验教学教师没有时间/机会向学生解释仪器的工作原理;对于学生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错误,教师目前所做的还不够。对此,复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如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方式,开设常态化的教师答疑和讨论班,开设LabVIEW系列实验等,并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和分析,以期能够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李维红老师指出通过实验和科研实践,应引导学生学会在未知领域提出问题,成为主动学习者,通过学习发展获取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并养成良好品德。北京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具有“加强基础、注重能力、引导创新”的特点,分为基础实验、中级实验和综合实验(科研实践)三类:(1)基础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从中学习获取化学知识的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推出合理结论,而不强调“正确答案”。在教学方法上,引入课堂讨论、大作业(除了实验报告以外的有限次数的作业)、总结和自我反思(主讲教师、助教、学生三方)、实验室开放等环节。(2)中级实验:采用根据参考文献独立设计实验,灵活应用实验技术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3)科研实践:以高水平科研带动创新人才培养,是研究型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采用多元化渠道实施,包括为低年级本科生开放教学实验室,为高年级综合化学实验课增加研究型实验,以及多种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

    吴燕华老师首先提出关于生物学实验教学所需要面对的三个问题:面对理论知识体系的飞速发展,如何兼顾经典和前沿?面对实验技术手段的推成出新,实验条件过于滞后和盲目追求先进设备都不可取,如何平衡?教学目标与时俱进,如何改革实验教学,使之与科学研究接轨,为创新人才培养铺路?为此,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应及时更新,从单纯的实验技术体验和知识概念求证转变为领悟理论体系并尝试进行科学探索。具体可从三方面加以实现:(1)教材讲义的编写和实验体系的编排,需凸显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2)实验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践,需贯穿思维的启发和引导。(3)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发展,需以科学创新、思想独立为导向。

    随后,分论坛就实验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开放式讨论。吉林大学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陈亚光、复旦大学核科学与工程系的张雪梅和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的冀敏在讨论会上作引导性发言,与会教师围绕实验课程学分设置、实验讨论课程安排、实验课程助教培训、实验报告批改和反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除现场研讨外,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教师还通过会议海报形式呈现和交流各自观点。

    回目录

     

    7.学生学习评价工作坊

    学生学习评价是成果为本教学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期终考试是否适合评价所有的学习成果?专业技能、协作能力、态度、素质等学习成果应该怎样评价?围绕这些问题,香港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总监何淑冰博士开设本次工作坊,就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及使用问题展开讨论和实践。

    何淑冰博士首先介绍了十多种不同的学习评价方法。这些评价方法根据目的和进行时段可分为“进展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两类。评估功能包括三个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习、为教师提供反馈。

    学习成果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所选择的评估方法要与理解的层次相匹配,不同的学习成果需使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在对能力的评估方面,建议使用“真实的任务”进行考量,其特点是具有冗余信息,需要使用综合技能;无标准答案,学生需要判断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

    有效的学业评估须向学生提供反馈。该反馈应该是适时、明确和具体的,依据评估准则和标准来进行,主要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指出其优弱点,并提供改进的建议。何老师带领现场与会者开展了一个课堂即时反馈的实践,展示反馈评估法对于教学的功能。

     

    回目录

     

    二、关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意见建议

    今年创新教与学研讨会受到了我校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尤其是担纲各分论坛的主持老师。他们从会前的主题策划、嘉宾物色、问题设计,到会场讨论中的组织安排、统筹协调等方方面面,都投入了智慧和精力。会后,他们结合分论坛中与会教师的观点讨论,梳理形成关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如下意见建议。

    回目录

     

     

    1. 孙向晨(通识教育分论坛)

    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中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尤为重要。应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大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资源等情况,制定本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方案,开展课程体系设计及具体课程建设。

    了解通识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通识教育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通识教育课程任课教师应对通识教育理念以及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等有比较全面地了解。在此基础之上,科学设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掌握知识的程度、理解事实和思想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及评价的能力等。

    对学生的要求明确且具体化。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也要将对学生的要求具体化到教学环节中,培养与提升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口头及书面表达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的能力等。例如,对每节课前须阅读的相关材料内容及数量做出明确且合理的规定、明确撰写论文的具体要求及小班研讨的讨论题目等。

    注重“教”与“学”的反馈。教与学是双向且互相促进的两种活动。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反馈和回应。例如,对学生作业、小论文的及时批改和点评;在教的过程中通过小测验或设计互动环节等对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另一方面,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召开师生座谈会等等,及时改进教学。

    合适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通识教育课程中“教”的形式应是多样的,可根据班级人数、课程类别的不同,选择最有利于贯彻教学目标的“教”的形式,例如讲座式、研讨式、混合式、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结合等。此外,为有效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生学习成效,教师也应很好地设计学生“学”的形式,例如以个人为主的学习形式、课外学习小组形式等。

    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通识教育类课程由于涉及多个不同类型的课程,因此考核方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传统的考试、课程论文外,也应该将平时作业、小班研讨、社会实践、团队协作等相关教学环节的表现情况纳入到课程考核中。

    回目录

     

     

    2. 张双利(文科教学分论坛)

    师生双方达成基本共识。学期之初,任课教师须就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阅读材料、具体要求等方面,与选课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教与学双方须就这些方面达成基本共识。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地配合课程的教学进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精选阅读材料。任课教师须根据整门课程的教学思路,精选一系列阅读材料,并根据教学的具体进度,给学生规定明确的阅读任务。

    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落实为各个教学环节。任课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目的,而且要通过精心设计,明确地把该目标分解为各个方面,使之能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得到具体落实。例如,对于基础文科类的课程,可以把能力分解为理论功底、有本学科特点的理论思维能力、理性论辩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等几方面。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又可以被具体落实为文本研读与讲解、课堂讨论和学术小论文写作等若干个教学环节。

    促成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可分为有准备的和自发性的两种。对于有准备的互动,任课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组织,给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并在课前给学生以必需的指导;对于课堂上自发性的互动,任课教师要善于回应、善于引导。

    教师的足够投入和学校的支持肯定。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上有更多的投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捷径。任课老师必须在备课、组织讨论、课后指导和修改论文等方面都有更多的投入。为了保护任课教师的这种积极投入的精神,校方必须有相应的机制(如课程建设经费等)。

    回目录

     

     

    3. 赵斌(理科教学分论坛)

    基础课程教学需处处体现科学思想,是形与意的结合。前沿性研究的融入,会让学生觉得有趣,很快能用到,对于基础理论及具体方法能够产生自己切身的体会。教学的目的并不要学生能马上解决什么具体问题,而是需要他们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应善于提出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议题引导学生讨论。教师要迅速找到问题的本质,善于简化问题的形式,合适选择应用的工具,清晰表述解决的结果。教学有四个阶段,首先要兴趣,然后才是乐趣,之后是志趣,最后最高境界才是志向。

    客观世界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教学,但其前提必须扎实基础。中学的应试教育越成功,越标准化,对大学教学的压力就越大,他们在学习中其实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应试教育关注的是知识点,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需要线和面,因此多学科的综合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应创造环境鼓励这样的教学形式。但多学科的综合教学需要学生有一定基础,而基础课的学习是要下很大功夫的,必须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吸引学生对课程的投入,每堂课都应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强调痛并快乐的丰富体验,所谓“不痛不快,先痛后快”。

    夯实基础、强化科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在基础课中配合教学设置论文训练环节,能够培养学生作为合作者以及研究者的基本能力,既要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又能够协调宽容,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论文工作。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学习参与度。对于信息来源多元化“网络原住民”一代,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需要进行改革。一方面要追求多功、信息刺激,另一方面注意力持续短暂。引起学生感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到课堂中来,课堂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讨论应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成为课堂里的主角,展示学科的美。让学习变得更灵活、更主动、更适应于学生个性发展就是好课堂。

    赢得学生的尊重,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有很大的帮助。理科教学分论坛做引导发言的几位老师,都是颇有人气、学生评价比较高的老师,这也是他们的教学质量能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

    回目录

     

     

    4. 钱睿哲(医科教学分论坛)

    临床能力是医学教育的核心能力。无论是五年制的医学本科教学阶段,还是在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临床能力都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学制学位的规划、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运用,教学基地的建设,都需要围绕临床能力,临床能力不仅仅是临床技能,还包括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等的系统提升。

    建立内部和外部的质量保证体系。医学教育改革的模式多样,但需要在院校、专业、课程等层面建立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闭环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目标的确定需要机制保障,执行过程需要多主体参与评估并有合适的渠道进行反馈,并对下一步行动调整有所作用。有效利用来自机构外部的认证、审核或评估,也是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路径之一。此外,在OBTL的框架下,建立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国家标准,提出不同阶段医学教育学习成效要求,并完善成效评估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回目录

     

    5. 高翔、乐永康、吴燕华(实验教学分论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内容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除了让学生学习有关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实验教学还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训练学生积极参与科学讨论等环节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的实验课程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提升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围绕教学成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在当下的教学改革中,部分高校有不够重视实验教学的趋势。要改变这一状态,实验教师群体需要明确实验教学能够切实帮助学生提升的能力有哪些,并提供教学实践有效地达成了这些目标的证据。这不仅需要对目前的教学时间做必要的改革,还需要开展系统的教学研究。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建设。在实验教师队伍逐渐缩减的大背景下,教师队伍需要通过积极学习、交流与合作,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目标明确地实践教学新技术、新手段,改善实验教学效果。

    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相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内实验教学届与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很少,这对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不利。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国外相关领域的发展新动态,以供我们的教学改革借鉴,也需要让国外同行了解我们的理念、实践与成果。

     


    上一篇:复旦大学2016年创新教与学研讨会:互联•共享•发展

    下一篇:2015年复旦大学创新教与学(中国高校“成效为本教学”探索与 ..

    本文地址:http://cfd.fudan.edu.cn/quyu/cxjx/1188.html
    图片新闻
    loading
    会员登录
    联系方式
    电话:55664497(教发业务)
    电话:65647637(在线课程)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29楼2904、2909室
    邮箱:jxcj@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