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服务 > 创新教学年会 

    复旦大学2016年“创新教与学”研讨会概要
    发布日期:2016/7/29

      

     

    2016716-17日,复旦大学第五届“创新教与学”研讨会在甘肃张掖河西学院(复旦大学对口支援高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与会嘉宾与代表围绕“互联·共享·发展”共同探讨教学的创新与发展问题。 

     

     

    开幕式由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陆昉主持。河西学院校长刘仁义致欢迎辞并介绍了该校的概况和来自复旦大学的全面支持。张掖市副市长王向机、甘肃省教育厅总督学李晶先后致辞,分别介绍了张掖市历史文化与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甘肃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相关情况。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韩筠发表了重要讲话。她对复旦大学与河西学院开创对口支援+”模式高度认可,并针对创新教与学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理念先导,突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突出对接学科前沿和市场需求、基于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理念;突出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二是要方法指导,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追求教学感染力,提高教与学的互动力,推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三是要评价引导,要建立基于学时、学分、学程、学位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基于教学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等多样评价方式。四是要以教师为主导,要努力倡导教师做到:启迪学生的学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塑造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人格。

     

     

    在主旨演讲环节,南京大学教授桑新民首先做了“高校课程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与攻坚战”的报告。他指出变革学习比变革技术更难但更重要。关键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变为“学堂”,需要协同创新,将教师团队化、课程资源化、教学艺术化、评价多元化、管理服务化;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消费传播的过程,更需要成为生产的过程,激发和培养师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之后,厦门大学教授范怡红对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运行与特色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教师发展中心已经在推动本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起到越来重要的作用,但需要完善研修内容和方式、拓展研修对象、优化中心人员构成、激发和推动教师参与研修的主动性、厘清发展理念与定位并培养教师教学发展专业人才。

     

     

    专题讨论“信息化时代的教师教学发展”由陆昉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教发中心主任高捷就信息化介绍了该校组织的专项研究、学术会议和工作坊等,采用“只言片语”、“明信片”等方式帮助营造教学氛围,并重点帮助一些老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山东大学教发中心副主任李赛强教授介绍了该校在教师培训活动中使用课堂互动系统进行需求评估、课堂反馈以及对研修班成效调查等等。华中师范大学教发中心主任吴军其教授展示了该校利用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师发展与培训获得的成功,同时也阐述了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西南财经大学教发中心主任王远均介绍了该校从教情、学情调研开始,到优化教师培训项目,开展六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估,促进教学范式转变。

     

    716日下午的圆桌会议“中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协作与共赢”继续由陆昉主持,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鲍崇高认为教师培养要转向研究型、专业化发展,立足中心作为学术型服务机构的定位,要做好青年教师的递进式培养的五大环节;而后以西部联盟为载体,促进区域性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刘斌介绍了该中心牵头的安徽省教师教学发展联盟的组织与活动;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何聚厚介绍了该中心从校内需求调查到提供职业素养和技能、课堂提问与探究性教学甚至职业理想等研修项目,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观念;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教师了解学校,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影响西北地区教师教学发展。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刘志军介绍了该中心的校内提升、校际协作、区域合作经验,并与哈工大、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等同类工科院校建立教学联盟关系。南京大学教授桑新民特别指出教学学术和研究学术两者并不矛盾,在高校做教学学术,也需要国际比较和历史研究。他引用了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的案例。于教授通过对美国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和俄罗斯某大学“电路原理”课程的研究和现场体验,在继承清华大学该课程传统的基础上,设计“电路原理”在线课程和翻转课堂。教育部高教司副巡视员韩筠对各中心的发言进行了认真回应,指出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需要“宁静致远”,练好内功,示范和辐射才能做得扎实。

     

     

    716日下午的分会报告。超星集团副总肖月作了题为“移动互联时代下的教师发展实践探索”的报告,她从教师发展的现状出发,与与会人员共同探索了移动互联时代视角下校本教师发展建设的思路;介绍了教师发展业务平台、教师发展多元培训模式、移动教师发展中心APP、教师教研实践平台等。复旦大学教授蒋玉龙作了题为“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效果研究”的报告,他分析了当代大学教学的弊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和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效果研究,对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复旦大学讲师许肖潇作了题为“基于‘体验’的艺术人文课程的慕课化设计与教学方法经验分享”的报告,她结合自己的在线课程设计和校内混合式教学实施,与与会者分享了在线课程设计和混合式教学的经历和经验,以及自己实践之后的反思和总结。美国Quality Matters学术总监高亚萍对QM作了简单的介绍,重点聚焦QM课程设计质量标准、在线学术评估项目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从实施QM标准所获得的收益。

     

    717日上午进行了文科、理科、工科和医科在线课程与混合式教学分享。

    在文科分会场,四川大学丁淑梅分享了如何对自己开设的“明清文学”课程进行基于翻转课堂的重新设计,强调新教学模式下教学主体、受容主体、价值主体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课前课后的学习,把原典细读、问题导向、衍生课堂、学术拓展训练等多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有效的混合式教学。北京交通大学王世海从技术角度出发,结合自己所授课程,探讨了如何利用各种互联网工具和课程平台的资源优势,强化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提高资源共享机会等。西南财经大学涂晓青详细介绍了“数学文化”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西北师范大学靳健汇报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如何采用小步频、参与式、翻转式的设计思路和实践过程。以“学习目标-知识链接-争鸣之音-案例探讨-资源拓展-专业反思”为内核的小步频设计理念,结合“目标与内容提示-案例与问题呈现-讨论与对话的组织-分享与发展”的四环节的学生参与模式,引导学生开展翻转课堂学习,为高校教师做好在线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在理科分会场,哈尔滨工业大学尹逊波介绍了该校最近慕课教学的情况以及两年来自己做慕课的经验和总结,他着重讲述了开始阶段摸索的心路历程,带给与会代表很好的启发。西南交通大学潘小东介绍了慕课教学的发展,阐述了“自适应学习”的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真实反馈,向大家展示了移动端、PC端结合的教学成果。西安交通大学刘丹东介绍了获奖微课的拍摄流程和拍摄经验,特别提到了要做好预案和脚本的设计。河西学院教务处处长赵柱介绍了河西学院如何利用慕课促进本校教学质量和提升师资水平。教师先熟悉引进的课程视频,再结合自己的教学计划分段取用,通过课堂讲解和让学生课后学习视频片段的方式实现翻转教学。

    在工科分会场,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作了题为“用‘MOOC+SPOCs+翻转课堂’推动大学计算思维教育教学改革”的报告。他结合自己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课程内涵的提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变等方面探讨了大学课程为什么要实施改革;介绍了如何利用SPOC将优质MOOC课程引入学校教学中,如何利用SPOC改善教学等;介绍了如何基于线上课程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实施混合式教学,尤其是大规模的大班课程如何实施翻转,以及不同的翻转方式等。他认为MOOC+同步SPOC+翻转课堂是大学未来的教学改革模式。复旦大学张向东介绍了“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基础”等3门在线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分享了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实施方式以及经验和教训;根据学习数据和考试成绩进行对比,比较了纯线上、混合、传统三种模式的效果,探究背后可能的原因。陕西师范大学孙增国作了题为“开发‘操作系统’课程数字化资源,服务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报告。他介绍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思路、步骤、特色及阶段成果的分析和说明,并对如何利用这些数字化资源实现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作出初步的设想。湖北大学黄敬华分析了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和教学需求,分享了“电路与电工实验”视频开放课程的建设过程以及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总结了理工科专业基础课面对信息化教学冲击的若干问题。

    在医科分会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郑珊介绍了“儿科学”课程在该校的辉煌历史。2014年建成全国首个“儿科学”慕课课程,并于2014年和2015年应用于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儿科学”授课,结合翻转课堂和PBL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王志斌尝试在“药理学”课程的“解热镇痛抗炎药”部分实施混合式教学。首先,他利用网络课程的丰富资源,进行优选、归纳后提前发送给学员,以便于在课堂授课前充分地自习,掌握大部分内容。其次,他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模式,把课堂变成一个互动的平台,利用启发式讲授、知识问答、趣味游戏以及小讲堂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中。最后还让同学分组,设计感冒药复方。山东大学医学院刘传勇介绍了该校“医学生理学”慕课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北京大学医学部许雅君介绍了她负责的“身边的营养学”。该课程于2014年在edX平台上线,并在校内实施翻转课堂,供全校各专业本科生教学选修。她特别强调对教学要有热情,用热情换来真回报。 

    717日的拓展培训由超星集团提供。集团副总于露明介绍了可以帮助教师建课的几款软件:课件制作软件PPTkeynoteprezi;简易动画制作软件Easy Sketch Pro 和皮影客;随时更换录课背景的软件 Adobe Presenter Video Express;还有超星智慧笔等等。集团副总秦波涛做了“慕课的建设与迭代运行”报告,认为MOOC课程知识单元化、富媒体化、学习行为管理可视化,可适用三种不同模式的学习;慕课的建设与运行包括结构设计、资源准备、课程搭建、上线运行和反馈改进等步骤;同时演示了超星泛雅平台(包括移动端)的应用,目前该平台为1000多所高校应用,300门课程为1000多万人次选修。集团副总潘守东介绍了网络课程从辅助传统课堂-翻转课程-慕课网络课程教学的衍变和拓展,也通过数据展示了在线课程的学习规律和运行效益。

    与拓展培训并行的工作坊“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由复旦大学张学新主持。他是“对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始人。该工作坊以对分(讲授Presentation,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ion,PAD)的形式让参与者学习“基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他指出对分课程有很多优点,其基本步骤是:讲授独立学习→独立做作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通过“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等作业机制促进学生课后学习和课堂交流。

    会议期间,代表考察了河西学院育人环境及教学成果,包括河西学院艺术创意中心、河西学院图书馆、校史馆、钱学森纪念馆、复旦学者文库及贾植芳藏书陈列馆、河西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复旦大学对口支援成果展等,还观看了复旦大学对口支援河西学院专题展播、敦煌壁画欣赏与临摹MOOC片段、艺术教育成果展示等。

     

     


    上一篇:高校教学发展网络2017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下一篇:复旦大学2016年创新教与学研讨会:互联•共享•发展

    本文地址:http://cfd.fudan.edu.cn/quyu/cxjx/1368.html
    图片新闻
    loading
    会员登录
    联系方式
    电话:55664497(教发业务)
    电话:65647637(在线课程)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光华楼东主楼29楼2904、2909室
    邮箱:jxcj@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