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我校在线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师们从学期初关注课程的制作上,逐步转向对学生的学习支持工作,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各院系教师从教学流程组织、教学内容更新、学习情况反馈、学习问题调研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汇编了部分院系网上教学的优秀经验,以方便各院系和广大教师参考,也欢迎大家向我们提供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有益经验,联系邮箱:mooc@fudan.edu.cn。
一、 制定环环相扣的教学流程,有效组织、管理学生学习
多个院系的教师制定了固定的教学流程,组织动员学生按照规则及时有序地参与课程学习并跟上教学进度,同时以任务为导向,设置关键的时间节点,在帮助师生形成网上教与学基本规律的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时的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新闻学院教师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规则并严格据之推进。教师在课前发布通知提醒;学生在课前、课中遵守课程签到等规则,课中按照思考题与作业讲解、重难点问题讲解和机动答疑的固定流程参与课程互动,课后按照时间节点进行课程学习、提出问题、提交作业,等待教师反馈,直至下次课开始。整个课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微电子学院教师延续并调整原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目标、有任务、有计划地进行互动,并有反馈。教师在第一周上课前向学生发布课程教学计划及课程规则,在课上为学生进行讲解。之后采用“双周一循环”的模式,前一周学生按要求完成线上作业等学习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作业及汇报文件并进行互评,教师在线答疑。后一周教师使用腾讯会议的远程屏幕共享功能,按计划让学生每人进行5分钟汇报,之后讨论答疑,教师进行评价,并辅以随堂的在线测试,形成教与学的有机互动。
二、 注重结合现实案例,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把课程内容与真实的社会现象相结合,在每次课程讨论中挑选3-5个真实案例以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化和理解。通过教师逐层的引导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后,教师再从实际上升到理论讲解。学生参与度和理解程度都比较高,在线学习也比较积极。
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在课前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课前自学视频和文献,并在课前固定时间提出问题,以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课程内容跟现实紧密结合,在对实时性问题进行讨论时,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和总结。这种方式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促进了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在线教学交互氛围好,同时学生理论和实际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更高。
三、 在互动设计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及时反馈
航空航天系教师让学生在课前观看课程视频、资料及图示。教师在课上使用钉钉进行分屏直播,播放手稿及知识图示化的视频,在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及提问情况随时进行讲解,之后再使用钉钉和微信群讨论答疑,这能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一层层递进。第一层观看视频学生掌握程度达到50%;第二层图示化讲解达到80%;第三层讨论答疑达到100%。
新闻学院教师使用微信群的方式进行同步讨论,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视频时,把教学内容做成单元式,并设置有时间节点的任务,督促学生学习。在课堂讨论时,预设分层次的提问,并做好学习支持工作(讨论回应及时,引导恰当,内容全部留痕并及时整理发布)。教师的及时回应及引导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营造课程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在课程中获得了很好的学习体验。
四、 利用在线分享、调查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物理学系教师在原来混合式教学的实体课堂部分,使用腾讯会议开展线上讨论课。学生在原来线上学习的部分,完成视频观看、线上测验和作业,在讨论课之前完成作业并提交。在讨论课时,学生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享,分享自己对知识的获取和重构过程。在课程的开始,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会在讲义中预先提出问题,以训练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的能力。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会逐渐从不一样的思考角度提出与教师不同的问题。在小班教学中,学生发言积极性高,讨论充分。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在课程的开始,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进行投票,以了解他们的背景知识和对课程的期望。教师也会给学生提供往届学生的调查问卷,让他们了解课程所涉及的范围及发展方向。这不仅能够使教师关注学生的偏好和想法,以安排、调整教学,更能够据此引导学生,颠覆他们原有的观点,保持、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