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52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5118门国家级五类一流本科课程(含1559门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认定结果,我校共有52门课程入选(含2017年、2018年课程20门),2019年新入选五类一流本科课程32门,名单如下:
编号
|
课程类型
|
所属院系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
|
1
|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哲学学院
|
《论语》导读
|
张汝伦
|
才清华、何益鑫
|
2
|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
透过性别看世界
|
沈奕斐
|
周楚、程远
|
3
|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经济学院
|
金融工程
|
蒋祥林
|
|
4
|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经济学院
|
会计学原理
|
徐晔
|
余显财、沈红波
|
5
|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生科科学学院
|
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
吕红
|
林娟、余垚、刘建平、刘明秋
|
6
|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生科科学学院
|
基因组学
|
杨金水
|
倪挺、罗小金
|
7
|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生科科学学院
|
遗传学
|
乔守怡
|
吴燕华、林娟、卢大儒
|
8
|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微电子学院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原理
|
蒋玉龙
|
茹国平、万景
|
9
|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药学院
|
药物设计学
|
付伟
|
陈凯先、李炜、谢琼、周璐
|
10
|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李冉
|
张奇峰、陈琳、张新宁、李国泉
|
11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估虚拟仿真教学实验
|
王祥荣
|
谢玉静、樊正球、方雷、王莉清
|
12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基础医学院
|
人脑解剖与影像结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
李文生
|
孙燕、高璐、袁向山、陈忠孝
|
13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历史学系
|
史学导论
|
章清
|
姜义华、张仲民、章可、曹南屏
|
14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哲学学院
|
《理想国》导读
|
丁耘
|
张奇峰
|
15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新闻学院
|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
马凌
|
童兵、陈建云、张涛甫、林溪声
|
16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经济学院
|
当代中国经济
|
石磊
|
陈硕、寇宗来、王永钦
|
17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物理学系
|
电动力学
|
周磊
|
石磊
|
18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化学系
|
有机化学A
|
张丹维
|
孙兴文
|
19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信号与通信系统
|
汪源源
|
郭翌
|
20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
集合与图论
|
阚海斌
|
赵一鸣、吴永辉、李弋、章忠志
|
21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基础医学院
|
医学微生物学
|
袁正宏
|
瞿涤、张俊琪、谢幼华、吴健
|
22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临床医学院
|
妇产科学B
|
徐丛剑
|
李笑天、鹿欣、隋龙、顾蔚蓉
|
23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临床医学院
|
内科学A
|
陈世耀
|
丁小强
|
24
|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
护理学院
|
儿科护理学
|
胡雁、杨红红
|
顾莺、黄晓燕、胡晓静
|
25
|
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
哲学学院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
郁喆隽
|
朱晓红、谢晶、徐波
|
26
|
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论文写作
|
郑咏滟
|
冯予力、段枫
|
27
|
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
法学院
|
宪法学
|
潘伟杰
|
涂云新、王蔚
|
28
|
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
数学科学学院
|
高等代数
|
谢启鸿
|
|
29
|
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
物理学系
|
半导体物理
|
陆昉
|
|
30
|
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
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上)
|
郑频频
|
傅华、彭伟霞、戴俊明、高俊岭
|
31
|
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高国希
|
张奇峰、张晓燕、陈果、董雅华
|
32
|
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艺术教育中心
|
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
张勇
|
黄洁、洪浏
|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和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采用“教学研修+教改研究”的双环结构,引导广大一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入融合,积极投身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接下来,学校将加强对新时代优质本科课程核心要素的研究,以课程质量标准为抓手,不断培育更多优质的一流本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