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在页面底端)
“教学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即SoTL) 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厄内斯特·博耶于1990年提出,意在鼓励教师开展针对学生学习的学术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公开分享以提高教学实践质量。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日益深入的开展,“教学学术”也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及其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为促进我校教学学术发展,引导教师积极开展以解决教与学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研究,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从2016年起推出“教学学术分享日”活动。本届“教学学术分享日”活动,邀请兄弟院校的教师与本校教师一起分享和探讨教与学的研究话题。
特此诚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交流!
时间:2021年12月29日(周三)全天
形式:线上
主办: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主持:丁妍(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
议程安排:
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的实践探索
张晓军,高级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领导与教育前沿院院长,英国高等教育学会首席会士(Principal Fellow)。兼任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在教学学术领域主要兴趣包括研究导向型教学,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产教融合课程,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等,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5部。
为了探索如何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利用跨学科创新思维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在国内八所高校实验开展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通过实践来探索什么样的课程设计能有效提升提升学生在社会创新方面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包括提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理解和洞察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整合多学科师生资源甚至社会资源解决问题的领导力。基于学生的表现数据分析了影响这些目标达成的教学设计因素,包括教师先讲授理论学生后做项目和学生先做项目教师后支持反馈两种模式的效果,以及学科导向和问题导向的课程设计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S校高层次人才融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
邱意弘,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咨询、培训及研究工作。在学生学习评估、工程教育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主持的教学系列工作坊包括《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学习成果评估》、《学生创新如何评价》、《课堂评估方法--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有效反馈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性学习》、《优质提问教学法》等。
该研究以问卷调查法对S校7类教师的育人现状进行了调研,包括教学参与意愿、形式、程度及参与的影响因素等。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空中课堂”助力提升课程育人功能的路径初探——基于人文地理学跨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思考
孔翔,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地方产业和文化空间演变。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已独立和合作出版专著9本,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申银万国奖教金,负责的“人文地理学”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负责的“区域规划实习”入选上海市一流课程,分别于2014年和2018年获得上海市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获上海哲社优秀成果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近年来,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使“空中课堂”业已成为重要的学习载体,在“慕课西行”活动中也已成为在高等教育领域落实东西部合作的重要平台,但要真正激活“空中课堂”的育人功能还需克服制约直播课堂效率提升和课后辅导效果改进的困难。为此,在开展课程建设层面的对口支援活动中,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新疆师范大学基于智慧树沉浸式直播平台和爱课程SPOC平台的技术支持,探索了人文地理学课程的跨校混合式教学,通过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扩大了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力,增进了两校学生的“五个认同”。报告将主要介绍教改活动的总体构想、具体实现路径和阶段性成效,以期对更好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提升课程育人功能有所裨益。
Logistic模型在基础物理课程评测中的应用
——以光学课程为例
马世红,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日本国理化学研究所(RIKEN)博士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物理学系访问学者。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物理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基地)常务副主任,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上海市物理学会高等学校物理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物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大学物理》杂志编委。国家级精品课程“文科物理(理论与实验)”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文科物理(理论与实验)”课程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物理教育研究(PER)和科学教育研究,光物理,功能超薄膜物理及其器件。主持和参加国家基金委、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科学研究以及教学研究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其中教育教学研究论文40多篇。
教育评价对学生发展和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物理学系光学课程为例,根据项目反应理论的双参数和三参数逻辑斯蒂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题型的难度系数、区分度和猜测系数,并对优化教与学体系进行了必要的反思和思考。
对标新闻传播大类学生需求的“乐群互联”教学设计与实践反馈
李彬,博士,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省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吉林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吉林省首批思政示范课项目团队和吉林省名师工作室培训师。超星集团特聘教育培训专家,东师理想教育科技集团培训专家,吉林农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聘任培训师,持有国际教学“FDW”和“ISW”培训师资格认证,课程质量评价FDQM评价资质。吉林省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人文组第一名。在国内外开设《基于多维场景的乐群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法》、《混合式金课设计实践与运行》、《一平三端为驱动的智慧教学与翻转课堂策略》、《BOPPPS有效训练认证》、《思政课融入专业课设计策略》等五个主题模块的专项培训、讲座、工作坊近80次。
结合学生差异化学习体验场景,拆解“教与学”对话逻辑中的精准供给目标,顺应学生的日常信息获取惯习,带动“生生达成,师生促成,生师反哺,整合复盘”的乐群深度学习趋度拓展,激发教学设计各个层级的同步生成效果。基于精算技术数据支撑的教育传播平教学手段的选择性和课程适应性,进行教学维度矩阵传播分析,以期阶段产生效应追踪、评量激励、对标人才需求等设计与模式运行经验。
基于PBL教学模式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以“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为例
邵琳,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发展与公共服务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课题多项。曾获得上海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师范大学“王乐三”奖教金、上海市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
为改变传统以浅层次输入为主的原理学习模式,我们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中引入了PBL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即引导学生走进城市,在真实的城市情境中组成学习共同体实施项目化教学,在明确价值观引领下实现从记忆、理解、应用到分析、评价与创造,螺旋式提升的过程。研究通过质性材料的分析和反思,呈现了PBL项目化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思维,提升合作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提供了持续探究的内在驱动力。
基于潜类别分析的护理专业学生心理特质及其学业表现研究
吴静,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教师”及“精品课程负责人”。主讲课程:护理研究、护理健康促进。主要研究方向:慢性病护理管理、心血管疾病康复护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质,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特质与其在校的学业表现存在一定的关联。既往探索学生学习表现的研究多集中在以变量驱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主要通过潜在类别分析的方法,聚焦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特征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学业表现存在的关联。研究结果有望给课程的指导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在教学实践中提升TPACK层次的个案研究
魏志慧,博士,现为上海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副研究员,上海终身教育研究会成人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在线教育、信息时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终身教育、教育实证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2004年至今已发表近6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并曾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中国远程教育学者文丛》《中外终身学习研究文丛》《世界远程教育经典文丛》的策划、翻译和编辑工作。2016年起,先后受邀到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20多所高校及机构,为上万名高校教师、研究生做有关技术时代教学与研究、教育实证研究与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报告,激发了一线教师教学创新和研究的信心和能力。
近年来,慕课教学、混合教学、线上线上融合教学等丰富的整合技术的教学实践为高校外语教师发展TPACK提供了契机,然而高层次TPACK发展仍是难点。本研究基于TPACK发展和人类行为模型理论,对一位有着较强技术增强教学动机的“双一流”大学的教师进行历时8年的追踪,发现案例教师经过从慕课教学到混合教学再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等三次触发,逐渐成为在线教学专家。具体研究发现包括:1)不同触发阶段教师TPACK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其中,慕课教学阶段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阶段,TK、TPK、TPACK等技术相关知识发展明显;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阶段、线上线下融合教学阶段,PCK发展明显;2)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触发对推动教师高层次TPACK发展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发展有关学生的知识以及主动探索技术可供性,可带动教师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评估知识、课程知识的丰富,以及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统领观念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PCK发展;3)高校教师TPACK发展具有非线性和去脚本化的特征。本研究可为高校教师提升TPACK层次、系统推进技术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证研究依据。
大类基础课学生自主性提升措施及效果评估——线上与线下的比较
李煜,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社会学系系主任、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社会分层和流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政治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社会网络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社会研究方法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在本科生开设“社会研究方法A”、“社会调查方法”和“社会分层与流动(荣誉课程)” 等课程,2021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
大类基础方法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三大难点,分别是修课人数众多限制了课堂互动、方法类课程中线下教学难以开展实践能力训练、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且需求多元化。2020 年学期应疫情防控需要复旦全面采用了线上教学的形式,为探索线上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实现线上线下优势混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本课题在线上(2020 春)和线下(2021)秋学期分别进行了一系列提升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尝试,并在课程结束后以学生的评价和自评问卷的形式对教学措施效果进行了测量和评估,研究发现(1)各项自主性学习措施并未加重学生主观学习压力,反而带来了学生对作业效果更高的评价,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较好;(2)线上教育可能更有利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更适合线下教育;(3)课程体验受师生和学生间互动频率的线性正向影响,而课程评价与互动频率的关系则呈现出“U”型模式,线上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互动较弱同学的负面体验。
报名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