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以学为中心,历史学的课堂会有什么变化
- “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 “大学物理”课程再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 全英文方法学类课程建设探究:以“卫生经济计量方法介绍”为例
- 以学为中心,整合性设计正常人体形态与功能ⅢA课程教学
- 以学为中心的整合性课程教学设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教改实践总结报告
- “以学生为中心,以竞赛为情境”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索——以复旦大学女子篮球课程为例
当以学为中心,历史学的课堂会有什么变化
历史学系 陈雁
2001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以来,迄今已有18年的高校教学经验,但走上讲台前从未系统学习过教学理念与方法,全靠自己的“琢磨”,感谢教发中心选中我,参加Dee Fink教授在线学习课程——“以学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的课程设计,使我接触了当前高教界推崇的先进教学理念——“以学为中心”,使我全面检讨了自己在教学中的欠缺,尤其当在线课程的指导老师一再逼问我在课程教学上的“远大理想”时,一下激发了我开展教改的雄心。而该课程设计项目采取的“一致性建构”(Constructive Alignment)原则,这一原则意在“以学为中心”的视角下,通过构建课程目标与学习活动、学习测评等各要素之间的一致性,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学什么、怎样学,以及达到怎样的标准;但实际上在教改的过程中我自己受益良多,第一次就课程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测评进行了“一致性”设计。
一、项目的背景
“近代中国社会性别与妇女史”是主要面向历史学系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是我留校任教以来开设的第一门课,已经开设十余年,较受学生欢迎。2002年夏天,我也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女权主义教学法”,当时教学法设计针对的就是这一门课程。诚如我在分析课程的挑战中谈到的,这是一门“妇女议题”集中的课程,选修课程的学生男女生比例一般常常为1:4或1:3,男生是课堂上的“少数群体”,而课堂内容又常会批判“父权制”、“父权思想”,男生容易沦为“弱势群体”,但这种强弱对比,又与现实世界是翻转的。选修此课程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对性别议题和女权主义抱持着很大的兴趣,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也有愿意投身性别平等社运的热情,有些本身就是校园甚至是校外相关社团的主要成员。这样一门从历史知识、历史研究理论出发的课程,但又与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紧密相联的课程,能够很好地融合“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中六大学习目标——“核心知识”“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人性维度”“志趣情怀”和“学会学习”,“我们相信一门课程中越体现多维的学习目标越能够帮助学生探索生命的多面性。我们的教育不只是带给学生认知上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价值观、端正的品性以及应对多变社会的可持续力,进而在人生道路中发挥别人看不到的潜能。”因此,我选择“近代中国社会性别与妇女史课程”作为此项教改的目标课程。
二、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
本课程以往的教学设计亦有一定的互动环节,比如出安排有小组讨论、课堂pre 等环节,但至于为什么要设置这些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如何与测评相匹配,却并无计划,仍然以“被动式”教学为主。在经过了“全面主动学习”相关理论与实践方法的学习后,对课程远大目标的思考与确立使教师下决心对课程进行整体改革,结合CDF表的完善、具体教案的设计,本课程在知识点未有大变化的情况下,但重新设计了学习活动和学习测评。教学内容安排没有大的变化,但教学方法变化大,阅读布置细化、有针对性,课堂互动环节增多,讨论与互动的形式多元化,合作式学习、结构性叙事等学习活动灵活安排。举以下几例,是本次改进中较有心得之处:
1)每次课前抽出10分钟时间,请2名同学从性别视角分析一件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这一学习活动效果甚佳,首先这一安排因与身边事、热点事相关,所以学生很有代入感,愿意听,容易参与讨论;其次这一活动能很好地实现学以致用和触类旁通的学习目的。
2)以往的教学难点:女多男少的情境中,男生的意见较难得到分享; feminity&masculity是重要的研究范畴,但只靠课堂讲授无法让学生有直观感知;这些难点通过“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增设增设课前访谈环节,让女生访谈男生,男生访谈女生,访谈题目为:在您的成长经历中,什么时候/什么事/什么人让你意识到自己的男人/女人身份?其次课前要求学生先观看纪录片《面具之下》,增加感性认知;再老师于课堂上概要讲授相关知识点与理论之后,增设课堂票选环节,在讲完基本概念之后,请全班学生票选当今中国的霸权性男性特质,进而讨论霸权性男性特质在中国历史上发展、转变的过程与意义。本学期,在教学中,我会要求学生将访谈的作业进一步深化,完成一项结构性叙事类作业,要求全班学生一起合作将各自的访谈剪辑成为了一部纪录片,题目暂定为:在中国当男人,什么最重要?
3)学习测评环节的改革:首先是课程评估多样化,标准细化,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组成:五分钟报告5%+5%;小测验 5%+5%;期中小组课题与报告20%(测评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工作量);小文章 10%+10%;期末开题报告40% 。
在学期中会安排几次5分钟小测验,但这些小测验其实是对老师自己的评估,意在评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是否讲清楚,学生是否掌握。会问到:你对今天的课上所讲的,哪一点最不清楚;你在本周课上学到的最重要的观点是什么?你未能解答的重要问题有哪些?
4)不只评分,还给反馈!本项教改实践,对于学生来说最有感的还在学习测评环节,一改历史系课程期末论文一统天下的考核方式,整个学期的学习都有测评活动,测评标准细化,小测验是对老师的评估,学期中和期末的写作不仅有评分,还有详细反馈,有学生表示大学三年第一次收到了任课老师对作业的书面反馈,十分激动。
三、项目的主要成效与价值
本项目的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虽然教改之后,本课程的学习“负担”大大加重,课前阅读量大,课后还有多次作业,但是本课程的选课人数一直在历史系的专业选修课中名列前茅,还有不少来自外系的学生申请旁听。
2)课堂氛围与教改前相比,更加活跃,课程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体验结合紧密,能够有力地指导他们将理论学习、历史知识学习与理解、分析甚至是改造中国社会相联系。
3)本课程通过三段式的课程作业,让学生在一学期内完成了一份比较像样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这份研究报告有些成为学生申请曦源、望道项目的前期准备,有些成为了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准备;使“性别研究”或者说“从性别视角研究中国历史”不仅在本课程的课堂上得到学生们的普遍认同,也促进他们带到了未来的进一步研究中。
四、项目设计和实践中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本项教改是基于“以学为中心”理念与“一致性原则”来规划学习目的,设计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的,经过2个学期的教学,在实践还是碰到了一定的问题与困难,有待未来继续摸索改进:
1)互动有时间成本:“主动学习活动”往往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生生有互动,师生有互动,但互动有时间成本,课堂教学的时间又十分有限,未来也许可以考虑安排学生更多的课前学习活动和线上学习活动。
2)低效率的互动造成部分学生的不满: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前很好地阅读、预习与完成作业,因此有些学生的课堂活动是低效率的,但这类活动也会占用课堂学习的时间,所以会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如何进一步调动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尚未找到有效的方法。
3)教师的远大理想与学生的现实目标之间的落差:任课教师对于课程有远大目标,但某些学生只想在这个课堂上拿到2个学分,所以如何将老师的远大理想转化为学生的远大理想,也是未来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只有师生的远大理想互相匹配,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课程的六大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汪建红:《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
张伟红:《以学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
Barr & Tagg, “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 —— A New Paradigm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L·迪· 芬克:《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综合性大学课程设计原则》,胡美馨、刘颖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韦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洪岗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托马斯·A·安吉洛等:《课堂评价技巧:大学教师手册》,唐艳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比格斯、唐:《卓越的大学教学:建构教与学的一致性》,王颖、丁妍、高洁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回目录
“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 刘明秋
一、项目背景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必修课,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态学4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但是该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涉及到广泛,学生学习有畏惧感,1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感受到提高学习效果的难度之大。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的范式发生着“从教到学 ” 转换。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学界也越来越关注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识到要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以往的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转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美国课程设计专家Dee Fink教授结合其近30年教学以及指导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丰富经验,综合吸收高等教育领域“以学为中心”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提出了“整合的课程设计”(Integrated Course Design “ICD”) 这一课程设计模式和系统流程。
申请者在2013年接触到Dee Fink教授的“有深远意义的课程设计”理念,之后一直尝试重新设计自己的“微生物学”课程。2018年又系统学习了Dee Fink团队开发的在线课程-----ICD课程设计,更深入理解了六个维度学习目标的内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申请到教改项目后,开始组织团队成员一起建设本课程。下面将本次教学改革的做法及收获与大家分享,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二、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
根据 ICD课程设计理念,项目组老师首先讨论本课程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学习目标的详细内容;为了实现学习目标,丰富学习活动,我们录制了3个微课、丰富了网站内容。
实施过程及方法:
1、 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测评;
2、 修改教学大纲框架;
3、 教学实践的同时,根据教学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减教学活动;
4、 听取学生意见
5、 完善学习活动、学习测评
6、 问卷调查(教学评价,批判性思维能力)
7、 访谈形式了解学习情况,学生主观反馈
8、 完善ICD教学设计,进行新一轮教学实践。
资料收集方法:
1、 课前及课后分别测试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访谈形式了解学习情况;
3、 学期末问卷调查,综合评价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Creating Significant Learning Experiences by L. Dee Fink.
Copyright © 2003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2.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CCTDI2000)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六个维度中的后三个维度,也就是人性维度、志趣情怀(关爱)和学会学习较难把握,因此设计了多个特色的教学内容,以促成学习目标。比如:
案例一:人性维度(自己)
学习(教学)目标:希望学生会更好地了解自己。
学习(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组织活动,来增进学生对自己的理解。我在开学之初设计了一个“大学生活中期反思”作业。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给予反馈。
活动背景:我的课程开设在大学三年级第一个学期,也就是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四年大学生活的一半,经过了兴奋的大一、迷茫的大二,是时候思考自己的未来了。这时教师给学生一个机会,提醒他们反思过往、憧憬未来,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学生明确目标,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作业要求:每位学生反思自己过去2年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和学习计划,未来的打算等等。
学习测评:清晰分析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评价标准:
--- + + 一步一步认真完成, 剖析合理,有深度
--- _ _不认真
但是不计入成绩。
活动效果评价
学生们都及时上交了反思报告,绝大多数学生都很认真,反思了自己的困惑、不足,明确了目标,有同学还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学生1:自我反思
不知不觉中,大学生活已经过去2年了,在之前的两年里,我没有好好利用好宝贵的大学时间。也许是被得来不易的自由冲昏了头脑,又或许是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没有他人监管的环境下,我松懈了对自己的要求,逃过高数课,也在各类课上睡过觉,总之,一切因素综合起来,直到大二第二学期意识到绩点重要性之前,成绩一度惨不忍睹。大二第二学期,由于意识到绩点对之后考研或者出国影响重大,我开始重新重视起学习,大二的成绩较之之前,提高了很多,但仍然不够理想。
因此,从这个学期开始,我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首先,我每天都会给后一天的空余时间安排好日程,每天按时定量完成计划中的项目,比如每天对于当天课程的复习以及日常的英语学习,为了保证学习过程中不受手机的诱惑,我在手机上加装了学习软件以保证在安排好的学习时间内,看不了手机;其次,我计划将在本学期完成TOEFL考试,并且开始准备GRE的内容,在大三第二学期完成GRE的考试,以便于大四提交申请;另外,由于大二课程较多,前往实验室的次数较少,趁此大三课程量减少的机会,我也将会增加去实验室实习的时间。
我希望,通过努力,我可以充分利用好接下来的两年大学时光,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成绩,完成该完成的校外考试,改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为自己的未来学业和工作打好基础。
我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反馈。有部分学生收到教师的反馈后再次给老师反馈,也有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给老师写反馈,从中可以感受到本次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学生2:
谢谢您刘老师,刚才看到消息真的很感动,非常感谢您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关心我们、引导我们、鼓励我们、督促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见证我们的成长。在复旦遇到您真的很幸运,不只是让我们深入学习、深入思考课程知识,还教会我们很多生活的哲理,谢谢您的出现让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永远给最敬业最有爱的刘老师比心心!
历经1年多的努力,从学生反馈中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的效果。另外,在完成教改项目过程中,我也积极参加教学培训、教学会议,撰写教学论文,做报告等,提升了教学能力,传播了 LCCD教学理念。
三、项目的主要成效与价值
经过项目组成员集体努力,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
1、 完成3个微课的录制工作;
2、 完善网站建设,增加了教学评估、教学研究、学生园地、微课视频等板块;
3、 参加教学会议4人次、投稿教学论文2篇;
4、 完成教学大纲撰写、完成该课程的整合性课程教学设计,并在教学中实践;
5、 本课程在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验收中获得优秀;
6、 3人次已经申报参加全国生物学微课教学比赛;
7、 团队成员获得英国高等教育学会(High Education Academy)教师资格二等级认证;
8、 团队成员受聘为复旦大学第三批特邀研究员;
9、 团队成员参与LCCD培训课程建设:作为LCCD课程设计的研发人员指导2期校内教师培训,作为全国高教教师培训项目课程研发人员,指导3期教师培训,2次全国教师线下培训指导师。
10、学生反馈中体现了教学实践的效果:
学生3:
尊敬的刘老师:
您好,很抱歉没能及时上交这份“作业”,其实这应该是一封感谢信,想在上学期期末就给您,但由于遇到了一些事情,所以现在才写给您。
其一,关于对分课堂的问题,毋庸置疑老师在讲课方面我个人觉得是我这么多年来在复旦上的专业课中可以排在前列的,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本和ppt的联系问题。
其二,关于帮帮我的问题数,这其实是个不大好解决的问题,有的章节确实找不出那么多问题,会形成“尬问”;而有的章节则可能有很多问题,可能浏览到一半,问题找够了,也就不再继续往下,这其实也没形成一个特别好的复习的效果。但我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就只能在这里给您提出问题了。
其三,建议您更好地把控一下上课的时间,可能您会觉得锻炼我们的能力更为重要,但对于像我一样很注重听课的同学来说,您完整的将您要讲的内容讲完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未讨论完的可以做下一次课来用,可以布置每个小组解决一个当堂的遗留问题等,还是更建议您将要上课的内容讲完。
满足以上,大抵就是我较为期望的微生物课堂。
关于收获,我想我一定有非常大的发言权。其实在之前因为我遭遇一些变故,所以也在我一开始的自我反思中有提到,虽然我确实地需要走出困境,也因此真真切切地将问题反映给了您,但我没想到的是,您确确实实的有关注到我的心愿,有让我坐在前面(虽然可能是巧合),也有让我多发言这样子。这对我来说弥足珍贵,因为确实很久很久没有人能够给我这样的机会,毫不夸张的说,上个学期的微生物课是我上的最为用心的课程了,有一次病得很厉害,若是平常或许就请假了,但我想着不能辜负您的信任和期望,还是坚持着来上了,包括作业和那个视频,我常常找很多资料,改很多遍,有的时候忙起来不得不“开夜车”,可能还是没赶上,迟交了,但是我绝不敷衍,也甘之如饴,或许“士为知己者死”说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吧。感谢您给了我一些关注和信任,哪怕是让我感觉到我被信任,我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会有这样的力量,但这确实影响到了我。虽然最后的成绩不如我预期的高,说明我可能还是有些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吧,但我想说微生物课程的考试算是我大学以来考的最开心的一门考试。如果说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应该是意识到,我还是能做到一些事的,虽然结果不如我预期的好,但我能努力去改变它。在与一些同学的聊天中,我能感受到大家其实都很需要被关注和信任,也很“享受”您的关注和提问,而不像别的课程上可能老师一提问同学们纷纷回避。我想可能让我选的话,课堂的形式或许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像您一样,我想很多学生想懈怠也是不好意思的;当然了,对分课堂是您一个威力更大化的武器,可能也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您才能将您的关怀最大化吧。
最后,很感谢您一个学期的陪伴和鼓励,也很感谢您去年在我休学的时候特地发邮件向我询问情况,使我即使在同学说您的课堂“很麻烦”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这门课程,向您的不卑不亢,兼容并包,虚怀若谷学习,也希望您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将这种形式发扬光大,帮助更多的同学,很幸运在我大学较为灰暗的日子遇到了您,让我开始试着从低谷里挣扎出来,祝您此后诸事顺遂!
以上的个案可以反映出学生不仅能够自我反思,还具备了主动反思、反馈的能力,这不仅实现了“学生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目标,还达成了人性维度(他人)的目标------学生将能够积极和有效地与他人互动。其实这个目标的达成也是教师“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的体现。
四、项目设计和实践中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面临的困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
1、 学生认可度,因为学生是教改的主体,取得学生的认可,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2、 教师的投入度。整合性的课程设计,是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这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状态,教学情境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时刻围绕教学理念考虑解决方案。这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
下一步进行改进的思路:
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完善一下内容:
1、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学生沟通及其重要,:第一次课就应该与学生交流教学目标,得到学生认可。
2、 及时与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给学生不断的学习动力。
3、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更丰富的课程内容,采取更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4、 加强教学研究,做好问卷分析。
5、 引入间接实践活动,将静态理论变成动态实践的一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教师自身的实践活动可以起到示范效应。
五、教学反思
对学生志趣情怀的培养不是用现在的量化测评手段可以实现的,只有从学生的行为中去发现,而且效果也不具备全部或经常显性的特点,但是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具有一定作用,不能被放弃。
作为教师,为学生着想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我们能为他们想多远?一次考试还是3年,5年,或更久?毋庸置疑,长远一点最好。因此,如何让学生从课程中受到教育,促成育人、育心的效果将是我们课程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如果说,以前只是下意识的对学生很好,现在我则是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来说有意识地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给学生提升自信心的机会,引导他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但是,教学改革的过程并非事事如教师所愿,可谓“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心系学生,上下求索”。
回目录
“大学物理”课程再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倪刚
一、前言
近几年来,教学手段和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新”,如在线慕课、翻转课堂、课堂互动APP等;另一方面,全人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思政课程”的全面推广,给专业教学带来了一场“思想革命”。但是,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课程的“顶层设计”,或者过于迷恋某种具体教学手段或方法,或者引入的“思想理论”略显“生硬”。其实,在实施上述课堂教学改革中,课程设计是核心所在,所谓“纲举才能目张”。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传统理工科基础课,从教材建设、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已非常成熟。但是,从整体来说,传统的“课程大纲”还是“以教为中心”,学习目标比较狭窄,通常仅定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未充分契合复旦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养),此外,学习活动相对较为传统,学习测评主要集中于考试等“总结性测评”。因此,笔者在“以学为中心课程设计”的启发下,进行大学物理的“课程再设计”:首先,根据大学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基于前期学生情况的调研分析,确定本课程的“教学挑战”和“教学愿景”,进一步设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测评”。同时,为了检验课程设计的成效,我们对此进行了具体实施和初步评估。
二、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课程总体设计
1.教学准备:前期调研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教学,笔者通过前期的“物理先导测试”和“课堂问卷”进行了学生情况分析,确定以下教学挑战:(1)学生的数理基础差异较大,尤其是高考未选考物理的学生基础较差;(2)班级人数较多,80-100人,较难开展有效班级互动;(3)部分同学对物理有畏惧心理。
2.确定教学愿景
结合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在专业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更具深远意义的教学愿景,希望学生能成为具有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现代公民。
3.设计学习目标——重点和关键
基于Dee Fink的“有意义学习分类法”,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以“核心知识”、“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人性维度”、“志趣情怀”、“学会学习”六个维度,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目标设计。其中,不只关注学生专业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涉及“跨学科”的“跨域学习目标”,更拓展至更深远的目标,以对应于“教学愿景”的远大梦想。
4.设计和安排学习活动
由于是大班课堂教学,且作为数理基础课程,学习活动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根据“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规模、课程性质和教室条件等,引入了演示实验、思考-结对-分享、小组讨论、一分钟论文等学习活动,一方面可以改善大班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兴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发现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5.设计学习测评
我们在原有的“总结性测评”的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基础上,引入了多种“诊断性测评”(前测)和“过程性测评”。如利用移动教育客户端,进行“手机即时互动测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教案的具体设计
为了能贯彻上述设计思路,我们进一步基于上述“课程设计方案”,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实际教案的重新设计。与前面类似,设计章节的“学习目标”、拟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测评,引入较为丰富的学习活动和测评形式,同时尽量做到前后呼应。
目前,已完成《第三章刚体运动》章节的教案设计,详见附件。
(三)具体实施
在2018年秋季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这一“课程设计”进行了初步实施。
首先,以课时为单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和拟定具体“学习目标”;
其次,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机地引入多种学习活动和学习测评;
最后,结合问卷和测评,对教改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三、项目的主要成效和价值
通过这一项目,对《大学物理》课程和教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反思,从教师层面来说,无论是教学愿景的描绘和多维学习目标的设定,均拓展了教师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重新思考教学和教育的意义所在;在基于“一致性构建”的课程设计实践中,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均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丰富学习活动和学习测评的实践中,看到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从学生层面来说,我们通过学生问卷等方式,对学习成效和学生反馈进行了初步评估。
1.从评教结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2018版的学生评估,得分为97.1,平行班的平均得分为91.2,高6个百分点。
2.从问卷结果来看,学生反馈较好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一教改实施,提高了同学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部分基础较差同学。下面摘录部分同学的问卷反馈:
(2)移动端学习活动和测评受到学生好评
从引入的移动端学习活动和测评来看,55.36%的同学认为很好,39.29%的同学认为较好,只有5.36%的同学认为一般。
四、反思和改进
在这一教改实践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作为理工科专业课,如何设计和实现“人性维度”和“兴趣情怀”的学习目标?虽然经过了一些努力,但是离“教学愿景”还有不少距离。
此外,本次问卷设定比较简单,不能很好评估教改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具体影响,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将考虑全过程引入重新设计的问卷,以更好地跟踪学习情况和学生反馈,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重在落实,从一个宏观的课程设计表,具体化到每一堂课,并且加以有效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量很大。目前只完成了《大学物理》部分章节的教案设计,其他部分还待进一步完善。应该说,“课程设计”没有终点,还在路上。
回目录
全英文方法学类课程建设探究:以“卫生经济计量方法介绍”为例
公共卫生学院 钱梦岑
一、项目背景
《卫生经济计量方法介绍》是一门面向全体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全英文授课,由笔者开设并主讲,在进行教学设计改进之前已累计开课4次。课程主要介绍常用的计量方法在探讨健康经济以及卫生政策相关问题中的应用。课程主要由渐进式的两大模块组成,前半学期的基础知识讲解,以及后半学期的应用讨论。
选择这门课程作为“以学为中心”整合性教学设计理念的实践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全英文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值得期待的。建设一门在质量与内容设计上都能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对提升大学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所帮助。同时,全英文课程也通常是来华交流与留学的国际学生的主要选择,是他们融入国内大学课堂的重要场所。其次,整合性课程设计理念区别于传统“以教为主”理念的主要关键点与本课程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完美契合。虽然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评价一直很高,但是,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多追求正确答案,而非享受学习过程本身,参与讨论的热情不足。 这可能与这门课程是方法学类课程,实用性较强有关。此外,作为一门通识类选修课程,旨在为学生日后继续学习相关领域知识做准备,然而笔者意识到当前教学模式在课程以外对学生的影响有限。
出于上述重要原因,笔者决定根据“以学为中心”整合性课程设计的理念结合前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对《卫生经济计量方法介绍》这门全英文课程进行设计改进。
二、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准备与设计,项目于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具体实施。本次改进的侧重点聚焦于创造丰富且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对相关领域继续学习的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拥有独特的交叉学科的视角。
1.教学情境因素分析
在影响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情境因素中,学生的畏难情绪尤为突出。这一情绪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些学生害怕自己的英文水平不好,无法理解课程内容,且班级中可能有国际学生,容易凸显自身英语水平的弱势;一些学生害怕方法类的课程,认为会有难度;还有一些学生对于公共卫生以及医学相关话题的接触不多,担心基础较弱难以胜任。
针对学生畏难情绪的处理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课程初期,便向学生强调英文授课并不是为了增加难度,方法类的课程也没有想象中困难,课程的评价体系也并非简单地判断回答问题的正确度,而是多方面的。例如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很擅长运用定量分析,比如预测夺冠球队、电影票房等等,只不过这些运算过程在脑中进行,没有被公式化地表达出来。”此外,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开学初就将所有课件打印装订成册下发。
2.教学目的设计
在教学目的设计中,主要改进了以下三个方面:(1)内容表述从授业者的角度,转变为学习者的角度;(2)在知识掌握方面,增加了具体可评判的指标, 例如使用了have a firm understanding in,correctly interpret results from models等;(3)重点强调课程以外的影响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对应目标为:gain a uniqu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以及be able to keep on exploring this field.
3.学习目标设计
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中,针对之前课程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对应增加了“学会学习”,“志趣情怀”以及“人性维度”这三个方面,期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索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健康经济与卫生政策领域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相关领域继续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例如在“志趣情怀”这一维度,具体学习目标为“Students sill develop deeper values in relation to health polices, physician and hospital behavior, and healthcare reform; Be excited about and desired to learn more in the general subject of this course, e.g. Econometrics, and Health Economics.”
4.学习活动设计
对应新增的学习目标,课程也调整了学习活动,主要增加了“新闻分享”、“分组汇报”以及“一分钟回顾”活动。
“新闻分享”是这次教学改进的一个特色。每个星期由一名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健康经济或卫生管理相关新闻,向全班进行口头分享。具体要求是,先介绍事件内容,再联系课程内容或者自己的感想发表评论。每次分享之后,鼓励其他学生对相关内容写下自己的反思与感想。这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相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也能鼓励学生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学生多来自于不同专业背景,所关注的话题也涉及医疗领域的方方面面,新鲜有趣的信息更容易带动学生自发讨论的氛围。
“分组汇报”是这门课程的期末项目,在完成它的过程中将体现“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学会学习”以及“人性维度”多方面的学习目标。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自由分为不超过两人的小组,根据兴趣选择健康经济学或卫生管理的英文实证研究,以授课者的身份带领全班理解实证方法对解决研究问题的作用,并对研究给出自己的评价。学生不仅将在活动中掌握批判性地理解模型结果的能力,也将在与他人合作中增进人际交往的能力。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输出,需要做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帮助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分钟回顾”活动的设立是出于帮助学生复习的考虑。由于每周仅集中上一次课,学生容易淡忘前一周的授课内容,因此,为了增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教学效果,课程开始之前由一名学生轮流简要回顾上周学习的主要内容。
5.学习评价设计
在学习评价中,课程主要从反馈的及时性以及频率上做了改进。原先课程仅在期中以及期末考查之后给予学生反馈。经过改进后,每次的“新闻分享”以及“分组汇报”活动之后都会进行现场的反馈与点评,并根据情况允许全班范围内简短的讨论。除此以外,所有活动都使用了体现区分度的评估准则,在“分组汇报”中还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评与反馈。
6.学习档案的建立
作为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继续学习的基础,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档案。文件夹中包括学生每次的作业与反馈,全班的新闻分享资料,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反思与感想,以及分组汇报的材料、同伴点评与活动照片。
三、项目的主要成效与价值
总体来说,这一轮的教学设计改进实践达到了初衷。笔者在学期结束时,对所有学生做了一次匿名问卷调查(在调查前已告知学生,成绩已提交教学办,理论上学生修饰真实回答的动机较小)。在学生对全英文方法类课程的畏难情绪方面(问题为“Do you think the course is difficult for undergraduates?”),教学设计改进的效果明显,85.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难度适中,很适合作为本科生通识选修课。有一些同学依旧认为课程有一些难度,但自信地认为一般学生完全可以达到要求(学生回答为“A little bit. But still we can handle it.”)。
新增的学习活动也都较好地达到了学习目标。71.43%的学生认为一分钟回顾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83.33%的学生认为新闻分享活动使得他们对健康经济或公共卫生相关话题更感兴趣,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在准备分组汇报的过程中,他们对实证模型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新闻分享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经历的丰富性,以下选取了部分学生分享的主题作为展示(见图1),包括药品采购政策、疫苗恐慌问题、对养老服务模式的思考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行业的影响等。
图 1:部分新闻分享活动的主题
在课程结束后,几乎所有学生都表示打算向朋友与同学推荐这门课程,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课程的实用性以及丰富的学习经历是主要原因。一些学生回答如下:“Because it’s an English course and have taught a lot empirical study methods, which is useful in health economics study and health policy study” , “Good opportunities how stats tool can be applied into solving real problems”, “I actually learned lots of things. It’s not a common thing in Fudan’s general education.”
四、项目设计和实践中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作为第一轮教学设计改进的实践,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在“新闻分享”的反思环节中,课程鼓励学生在回顾他人分享内容的基础上,写下自己的感想并尝试联系课程内容。这项活动不是强制性的。因此,可以观察到,在学期初期,大部分学生未能很好地完成反思写作。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其主要原因是对于这类活动很陌生,甚至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从而限制了这一活动的效果。笔者观察到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逐渐开始适应,有更多地学生尝试提交反思。这些现象也提示笔者,在未来的教学中,让学生事先了解反思活动的意义,并适当给予反思写作的例子,可能会对加速学生适应这类活动有所帮助。
总体来说,《卫生经济计量方法介绍》这门课的教学设计改进实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说明了全英文课程的畏难情绪可以通过有效途径缓解,方法类课程也可以通过恰当的学习活动设计激发起学生的较长久的学习热情。
五、其他
除了本研究报告以外,项目产出还包括完善课程设计标1份,形成教学活动案例3个,在《中国高教研究》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篇。
回目录
以学为中心,整合性设计正常人体形态与功能ⅢA课程教学
基础医学院 王铭洁,刘俊,陆利民
一、项目的背景
自2017年底,项目负责人参加了canvas在线学习平台《Significant Learning By Design – I》workshop的学习,就开始反思如何为复旦大学的本科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经历,从知识掌握、能力提高、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等多维度,通过课堂教学,提升他们未来在工作岗位的竞争力和获得感,从而为我校的本科生教育水平提高尽一些微薄的责任。我所在的基础医学院,拥有两个本科生学位授予专业:基础医学和法医学。我院以往对基础医学教学的整合式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果能引入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将会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而我作为项目负责人,于2008年获得了心血管生理学博士学位,对于围绕心血管系统展开的《正常人体形态与功能ⅢA》课程有最好的科研基础,能最大程度上将科研前沿引入课堂。于是,我们选择了《正常人体形态与功能ⅢA》进行此次教学改革。该项目自2018年3月开始酝酿、5月进行试点,6月申报教改项目,7月获得资助。
二、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
项目负责人与成员积极探索用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对医学基础班的“正常人体形态与功能ⅢA”课程做了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活动和课程评价等全方位的改革探索。2018年5月对2016级基础医学班“正常人体形态与功能ⅢA”课程进行了试点改革。
首先我们按照以学为中心的理念,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将持续的专业发展、重视他人的工作和给予的支持、创建自己的有意义的学习方法首次纳入课程学习目标。与此目标相一致的,虽然我们采取的还是面对面授课模式,但我们综合运用了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课后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过程评价在学业评价中的比重。此次改革的重点在小组讨论上,我们将同学们按照4-5位同学一组的分组方式,每次课堂讨论均由小组中的同学先组内讨论,再依次请每位组员作为代表全班分享。以往我们比较注重回答的正确性,但此次我们更关注学生参与讨论的意愿和对他人意见的倾听能力,弱化回答正确性的权重。教师更多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是说教。
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于2018年12月赴香港大学参加“Co-Constructing Excellence: Recognising, Scaffolding and Building Excellence in University Learning and Teaching”年度教学会议并做Paper口头交流。结合国际同行的建议和试点反思,项目组于2019年5月对2017级基础医学班的“正常人体形态与功能ⅢA”课程设计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落实,适量减少教师课堂讲授,增加学生讨论和互动、提供个性化作业选择和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入课后学生出题、提供学习通在线学习平台等,教学促进成效显著。进一步提高学习过程评价在学业评价中的比重至50%。个性化作业可从5个选项中任选一项完成:① 做一次文献分享;② 做一次课外延伸阅读分享;③ 做一次英文授课;④ 做一次临床案例分析;⑤ 做一个基于思维导图的手绘视频。教师给分占50%,全班其他同学给分占50%,合计占学业评价的比重为10%。课后学生出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根据期末考试中会出现的题型,请每组出2道A1型题,1道A2型题,2道问答题,并给出参考答案。学生在学习通平台PBL模块递交。教师根据出题和答题质量给分(占50%),教师按照学生组内描述性评价给分(占50%),合计占学业评价的比重为10%。由于期末考试中20%的题目来自课后学生出题,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出题质量也普遍很好。为了保证出题的科学性,教师在考试前1周公布修正过科学性的所有学生出题。
本次教学改进的侧重点是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做了以学为中心的重新梳理和设计,从而综合提高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能通过主动学习,更好地认识自己,产生并保持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知识储备、能力养成和人格塑造。
三、项目的主要成效与价值
教改实践后,86%的学生认为“学习期间的课堂讨论和互动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并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了”。超过半数的同学加深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从而“更愿意团队合作”,达到教改设计初衷。
从学生递交的学习小结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因为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学生也更愿意投入时间去学习这门课程。尤其是个性化作业和课后学生出题两项改革举措,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同。学生递交上来的手绘视频和案例分析,对具体知识点的挖倔深度远远超过平时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集体讲授的。很多学生在学习小结中指出,轮到自己出题时,才跳出了原先死记硬背课本的框框,而是从老师的角度,思索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弄清了不少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从而通过出题,拓宽了对课程的认识广度和深度。
四、项目设计和实践中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项目设计和实践中,也是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的。既有客观问题,也有主观问题。首先,枫林教学楼的设施普遍老旧,没有白板和其他可以促进课堂互动的设备支持,网络信号不佳,导致雨课堂连接时常出现差错。其次,由于是第一次进行个性化任务实施,学生投入了不少精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过多地牺牲了课堂集体讲授的时间,对课堂总课时的时间分配,还需要严格控制。第三,为了讨论而讨论的流于形式,在2018年试点中暴露出来,但通过2019年的改进,教师更严格地控制发言数量和质量,及时结束无效讨论,使课堂讨论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总之,我们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及时、深刻的反思,不断对课程设计和实施进行修正与改进,在学生认可度和教学成效上,得到了积极的结果。
将该理念推广到我校其他课程和全国教师培训的初步探索:
在实施教改项目的同时,项目负责人积极承担了第11、12、13期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的指导教师工作,并参与了国家网培中心“以学为中心课程 ”专项培训的建课和培训任务。在与其他学科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碰撞出了许多思维的火花,对各自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回目录
以学为中心的整合性课程教学设计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教改实践总结报告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俞志元
一、 项目的背景
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重要性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通识教育中《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模块中的一门基础课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既是一种认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工作方法,为人们认识、了解和把握社会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问题或现象,并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和现象提供方法论支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及操作技术,使学生掌握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选择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开展研究以及如何完成调查报告等,为学生今后从事社会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掌握以及运用的程度。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方法素养,有助于拓宽大学生考察和了解社会事务的途径,有助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相互衔接。
2.《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
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类型的课程教学模式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高度重视对书本理论的灌输教育,而缺乏引导、启发学生独立地思考以及实践操作。“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让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后具备自己使用这些研究方法的能力。例如,在对社会科学研究方式,包括对问卷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的概念的讲解,还针对每一种方法包括具体的技术与操作过程展开了详细的阐释,但如果没有引导学生如何独立使用这些“社会研究方法”进行实际的研究和操作。这就使一些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这些理论。 二,从教学过程看,实践性比较弱化,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书本理论传授与典型案例讲解相结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途径是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尽管这种方式可以比较系统连贯地将有关社会研究的基本理论传授给学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未能突出体现本课程作为一门“方法”课所具有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缺少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往往造成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的相互脱节,难以确保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也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采取以学为中心的教改。
二、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
1.教学目标方面:
原来的教学目标主要聚焦于学生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复旦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的关注比较少。因此,在“整合性课程设计”的原则下,从对学生发展的远大梦想出发,从学习目标的6个角度出发,细化和拓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教学目标。新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意义深远的学习”的六大维度
|
教学目标
|
核心知识
|
1. 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以及常用的研究方法。
|
学以致用
|
2. 能学会鉴赏点评其他学生的研究论文,然后能运用学到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和分析一个社会问题。
|
触类旁通
|
3. 学生将灵活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用于自己的学科领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
人性维度:认识自己
|
4. 通过社会调查实践,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优劣势,变得自信并增进了对自己的了解。
|
人性维度:认识他人
|
5. 学生将按照课题组,与同学一起共同完成一个课题项目的研究。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
人文关爱
|
6.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社会问题,提升了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心。
|
学会学习
|
7. 在掌握了基本的社会研究方法后,学生可以了解有更多的研究方法的工具箱。遇到感兴趣的问题,就可以继续学习新的工具,来解释新的问题。
|
2.学习测评方面:
教改前,原有的学业评价包括一个期末考试和一份研究计划书。在整合式课程设计的原则指导下,我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更频繁更多种形式的学习测评方法。在课程实施前,引入诊断性评估,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学期过程中,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并在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估。在学期末采用总结性评估,并细化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教改后的学业测评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研究计划书 (10%)
问卷设计(10%)
访谈练习作业(5%)
期中考试(30%)
期末论文 (40%)
平时课堂表现(5%)
1)在课程实施前,引入诊断性评估,了解学生的需求。
在第一周,课程中就进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需求。课程中有80%的学生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而且学生的专业很分散,包括医学,新闻,历史,理科等各个专业。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之前在社会研究方面的经历,收获以及对这门课程的期待,我旨在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并能对这个学习目标能形成共识。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和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
l 提升社会素养,增强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
l 作为数学系的学生,可以先接触社会统计方法。
l 作为医学生,希望能改善和患者的关系,提升人文素养
l 形式与政策课程对社会研究也有需求
l 希望能在课程中多看一些论文
l 希望老师能在课程中多举一些案例
l 不会找和研究相关的理论
2) 形成性评估
本次教改的测重点是分别设立了三个环节进行阶段性的形成性评估,即在项目计划书阶段(占期末总成绩10%),问卷设计阶段(10%)和访谈阶段(5%),要求学生提交相应的作业,同时还增加了平时的小作业(占5%),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
教学内容
|
形成性评估作业设计
|
第2讲:如何选题
|
在中知网上搜寻一篇和自己的研究兴趣有关的论文,阅读并回答以下问题: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什么?
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研究发现是什么?
你如何评价该篇论文?
|
第3讲:理论和研究的关系
|
从学术刊物上选几篇研究报告,找出文章中理论和研究的关系属于哪一种?
找一个虚假相关的例子
赵一个复杂概念操作化的例子
找一篇学术论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将研究课题(research topic)细化为研究问题的(research question)
|
第4讲:研究设计
|
练习-论文阅读 。阅读以下论文并回答:吴晓刚 李忠路,2017,《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自主招生与人才选拔: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的发现》,《社会》,2017 Vol. 37 (5): 139-164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什么?
研究对象是什么?
具体的研究问题是什么?
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因变量和自变量分别是什么?
研究发现是什么?
你如何评价该文的研究意义?
|
第5讲: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
|
在中知网上搜寻和自己的研究兴趣有关的论文,阅读并回答以下问题:找到什么相关的文献?这些文章是如何拓展你们小组对课题选题的思考,启发以及搜索文献中碰到的困难?
|
第8讲:问卷设计
|
设计问卷,并进行小组点评
|
第10讲:访谈法
|
使用深入访谈法(至少访谈2人) ,撰写访谈记录,并提交反思报告。
|
3) 总结性评估
在学期期末,有一个期末考试,主要侧重学生对掌握基本概念,题型如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以及应用题等。此外,每个学生需要递交一份基于研究项目的研究论文。
3.教学活动方面:
在原有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为了更好的体现以学为中心,我将更多的采用丰富教学活动,不仅强调实践和观察,还有学生反思。以上具体方案,请参考附件中的《三栏表》以及《教案设计》。
主要特色的教学活动包括:
• 以项目式学习贯穿整个学期。学生需要动手从研究设计、文献检索、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等各个环节来掌握研究方法的应用。
• 每个阶段性节点,都会组织学生汇报分享,反思课题研究进展,总结自己在这一周的课题研究中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例如在学习文献检索这一节内容时,组织学生分享在一周时间内检索了哪些文献,其中的收获和困难。针对学生的收获,我会点评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的意义和价值。针对困难,我会帮助学生指出改进的方向。
• 使用“Think-Pair-Share(思考-同伴-分享)”教学法让学生在干中学中不断反思。 倾听其它同学的经验分享,归纳总结自己在研究中有哪些优点,又有什么不足。
• 各小组讲分享各自的课题成果。采用“Peer Instruction(同伴教学法)”让同学为其他各小组的问卷进行打分,学会欣赏他人的问卷设计,同时发现其他小组中问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进行修改。
• 用分享反思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在课题研究中对社会问题的观察思考和理解。
三、项目的主要成效与价值
在课程结束后,我对参加课程的学生做了调研访谈,以下展示的学生对这六个教学目标的学习体会和反思。
1.核心知识
我学习到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方法,对于社会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变量的操作化和测量,实地研究的方法,明白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和特点;学会了研究计划书、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研究报告的撰写;学会检索文献,进行数据处理等研究常用的技能。
我学习到了系统的做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一些常规做调查的思路和标准。一些做社会科学研究的注意事项。与人交流的方式方法
2. 学以致用
之前,对于社会科学的认识是笼统而抽象的;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更加明确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认识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似性与区别;认识到定性与定量研究是如何结合与统一的。
了解社会科学这一学科,学习思想发方法,学会多个角度看世界
例如在《街角社会》的阅读与课堂讨论中,我对参与观察法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理解到社会科学研究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如何克服障碍并同时维持主客观平衡,还原事实的真相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对社会学家们的坦诚与专业产生了极大的敬意,更认识到在做社会研究时要学会时刻反思自己的立场。在不断思考与自我认识之时,也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
例如在《从大陆到台湾:一位资深荣民生命史研究》的阅读与讨论中,我了解到另一种形式的研究方法,虽然刚开始存疑,但在老师一步步地介绍与分析中,也逐渐对形式多样的研究方式产生了认可。课程丰富了我关于现代性社会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个体尊严、社会价值与全球化时代之间错综复杂。
3. 触类旁通
首先,我觉得从这门课里,我学到了许多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这一点对于我的专业课程中的另外一门社会学课程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其次,我学会了一些社会学的看待问题的新角度和新思路,面对一个社会事实,我学会了从一些更加深刻的方面来分析事实的真相。最后,我还学会了一些论文和调查的相关写作方法和数据分析软件的用法等等,而且我们自己做访谈做问卷的过程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经验。这对于以后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相比于知识层面,更多的收获在于思想方面,就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上面我得到了很多启发,比如对待一件事,不应该仅仅从一个主观方面去认知,应该从许多层面去分析,也许会发现很多矛盾之处,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能从一个单纯的旁观者变成一个真正的思考者。
在此之前我从未接触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一课程,因此,学习这门课后给我一种新的体验。首先这门课程告诉我世界是严谨的,客观的,逻辑的。每一个社会现象背后都有其内在的原因,此前我习惯性地将每个现象事件看做独立的个体,现在我习惯性地联想其背后的因果,联系。其次,通过这门课,我了解到了许多与我自身认知不同的看法观念,时刻保持质疑探究的态度并开阔了视野。
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类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我对自己未来的方向和生涯规划还不是特别明晰,但从这门课程中我学到的不同研究方法无疑为我未来的规划指明了一种方向。当下深度新闻报道正有着融合非虚构写作方法发展的趋势,因此,通过这门模块课的学习,使我对深度访谈等具体研究手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实践,对我本专业的专业课学习也有一定帮助,相当于使我对新闻报道的某些方法论的运用熟练程度得到一定提升。
4.人性维度
4.1 自己:学生会更好地了解自己
我认识到自己的沟通能力:深入访谈的尝试,让我学会如何获取信息,也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深入的沟通。
在我以前受的教育中很少有“社会科学”这个部分,所以虽然我对此有一些兴趣,但一直没有得到规范的培养。这门有关于社会科学的课,再让我更好地了解社会科学的同时,也帮助我发掘了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的敏感性,让我更好地认识了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的认知风格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这对我以后的职业规划和兴趣培养颇有益处。
4.2 他人:学生将能够积极和有效地与他人互动。
在这个团队中的所有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在此之前我们彼此都不是十分的熟悉;而我们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一个约定的时间聚集在一起,一起为一个计划付出行动;为了达到目标解决问题,在困难之中互相帮助,让人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不同思想相互碰撞,在这碰撞之中产生新的思想,使得新的思想更加臻于完美,也让人们认识到在那面孔之下的与总不同的灵魂。
和团队合作要分工明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作为一个大一新生,事实上我在以往的基础教育生涯中很少有机会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这门课的讨论课以小组的形式呈现,并且课题也以小组的形式分配,我认为是对我的(以往可能有一定缺乏的)小组合作能力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培养与考验。在此期间,我更好地认识到了小组合作中与组员及时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也培养了我对于团队的责任感。
5. 人文关怀
我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不仅是作为从社会中收集资料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者,更是在通过自己的研究,推动人们认识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于社会学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关注社会学,关注社会本身。我慢慢理解了社会学对于社会发展的研究和努力都不是白做的,许多深刻的社会学成果和理论真的是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深的意义的。通过自己的一系列尝试(问卷,访谈,论文等),我更加觉得社会学深深的美。
提供了很多不同的研究报告,包括一些社会科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献,通过这些资料可以从他人的视角观察社会。
在开展有关老人的研究之后,在开展一项研究之后,应该明白研究的意义是为何。无论是怎样的研究,都应该本着为社会贡献的目的,对社会和他人要有意义。
6. 学会学习
之前一直对社会科学抱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认为它描述社会的方式是不精准的、粗糙的,但是现在发现这种基于科学的描述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进程阶段性的汇报与交流能够让我们在关心自己课题之余,也学习了解到其他组的方法与思考,彼此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往往有所收获,同学们面对问题的多种思考,让我学会了比较不同观点的优势和劣势,也懂得了对问题及观点持开放性态度。
四、项目设计和实践中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在教改过程中,首先通过教学目标的提升,更明确在学生能力和素养培养的方向。其次,在教改过程中,丰富了教学测评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课程有着许多课下作业和课后活动,在这些作业中可以让学生加深自己的深入思考,在活动中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和团队合作,认清理解并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更好的认识团队,增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社会参与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论文质量总体不错,大部分论文分析思路清晰,观点有数据支持。有待改进的是如何将定量与定性数据分析的结合,观点如何更有深度,语言文字表达,论文的规范性格式等方面。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的写作方面比较有挑战,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学生有帮助。这些内容将在下一步的课程建设中不断完善。
回目录
“以学生为中心,以竞赛为情境”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索
——以复旦大学女子篮球课程为例
体育教学部 张艺琼
一、项目背景
通过对有关“大学体育课程”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培养目标宽泛。尽管“健康体育”“终身体育”被认为是大学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但是实际上却延续了“阶段性体育教育”的特点,实施过程中培养“意识”有余而培养“终身体育学习能力”不足。第二,课程设置适应性不强。长期以来以学科为中心的体育课程观的影响和师资教育背景、硬件条件的现实,使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的项目设置单一且偏于传统,削弱了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这种课程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片面地强调统一性和规律性,过多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多样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新品质的形成,造成许多大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第三,教学方式单一。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基本处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中,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由教师决定学习内容,教学内容统一,按班级授课、按部就班地教学组织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在身心发育方面的差异缺少科学的分析与标定。除此之外,还有体育课的考核评价单调、教材与现实联系不紧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课外资源开发不足等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包括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通选课的项目和内容,开设奥林匹克课程,开展体育图片展、体育专题讲座,通过体育赛事转播等内容的应用等来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通过校园竞赛等方法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多途径完善体育师资建设等等。但是目前的改革策略大多都是源自课程外部,且趋于宏观和缺乏可操作性。
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禁总是会思考前述诸多问题究竟是否得到了解决?改革的策略是否得以实施?究竟应该如何在现有有限条件下上好体育课?如何从切实可行的细微之处为大学体育课程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大学体育课程在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能力方面尚且缺乏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课程设计集中体现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本次课程改革主要就是以由美国课程设计专家Dee Fink教授提出的“以学为中心的整合性课程设计”的理念为指导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项目改革设计理念:
赖利·斯宾斯(2001)曾经说过:“我们将无法满足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教育需求,除非教授们成为学习经历的设计者,而不只是教书匠”。“ICD”是“Integrated Course Design”的缩写,是由美国课程设计专家Dee Fink教授综合吸收高等教育领域“以学为中心”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提出的“整合性课程设计”,是一种课程设计模式和系统流程。该模式基于三个主要的基本思想观点: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整合性课程设计和更好的机构支持。其中,“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为制定课程学习目标提供了一整套理论语言工具。“ICD”的四个关键要素“整合性课程设计”则是由四个关键要素构成:情境因素、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反馈与评估,四者的关系可以简单描述为通过收集情境信息启动设计过程,并根据信息做出三大决定“希望学生学习什么”(预期的学习目标)、“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评估与反馈)、“学生需要做些什么来实现学习目标”(学习活动),确保以上三点能够相互反映和支持。“更好的机构支持”则是教学改革的支持主要来自所在学校,但是许多其他组织也对教改工作有着显著的影响力,所以它们也可以做出各自的贡献,这一部分仍然是课程以外的部分,因而不在本次课程改革的可操作范围内。”
二、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
1.学习目标
由于学校目前的教学资源仍然不能满足每一位同学的选课意愿,因而往往选入本课的同学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即有一些有基础且热爱,对于这一部分同学要保持其学习的热情,并在学习后达到无论技术还是文化等方面都更上一层楼,成为该项目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一种是被动选入无基础且怀有恐惧心理,对于这一部分同学,希望通过本课程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以及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可以坚持锻炼,无论在学习、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体育相关的活动不要因为“不会”或者“不懂”而成为一个旁观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帮助更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抑或仅仅是在学习、工作压力下可以多一种选择消除疲惫或者不良心绪的方式或途径。
2.学习活动
本教改课题在笔者的各个篮球教学班进行了实践,具体将 “以竞赛为情境”从两个维度去实施。第一,将每位同学融入为“竞赛”中的不同角色,具体设定球队管理、教练员、训练师、分析师、球探、队医、裁判员等8个不同角色角色。第二,将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按照赛前、赛中、赛后分为三个阶段。
在设计具体环节时,教师起引导作用,但具体方案细节由学生讨论做出。
第一,整个班级(24人)随机分成若干支球队(3支),以确保三支球队的水平相对平衡。在各支球队中设置让学生在自主承担不同角色分别完成不同的学习交流任务,具体为:“球队管理”主要负责协调本队同学们在课堂内外的学练时间、及时沟通解决本队在学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监督不同角色的实践进度以及微信公众号的维护;“教练员”主要负责在课上帮助指导本队同学的技能掌握、在课外积极组织本队队员进行针对性练习并在竞赛中排兵布阵;“训练师”主要负责通过网络学习或者书籍等来找寻训练方法,根据本队不同队员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每位队员的个性化训练方法;“分析师”和“球探”共同完成本队队员和对手球队的分析工作,通过录像、视频剪辑、数据分析等将本队及对手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反复研究自身和对手的过程中实现对篮球运动项目的理解和思考;“裁判员”主要负责本学期篮球竞赛的编排和具体每一场比赛的执裁,通过这个角色提高对篮球规则的理解并积极向同队队员进行传播交流;“队医”主要负责全队的损伤预防及部分特殊情况的紧急处理(至少要充分收集和掌握该方面的理论知识并积极向队员们进行传播和交流,具体课上的损伤处理还要由教师来把控)等。
第二,以竞赛为情境将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按照赛前、赛中、赛后分为三个阶段。
赛前阶段(教学周的1-3周),具体第一周各个队员积极学习了解各个角色的内涵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主要完成选材分组、竞赛编排。具体成果为制作出秩序册。赛中阶段(教学周的4-13周),主要完成课内外学练练和竞赛。具体将每节课的最后40分钟划定为竞赛时间,按照秩序册进行篮球赛。每支在这一阶段结束前要拿出具体的成果,包括微信公众号的维护(内容包括新闻稿、教学视频素材、裁判及竞赛知识、预防损伤及急救知识等)、训练计划及方案、完成三次课外集训、球探报告、竞赛总结等。赛后阶段(教学周的14-16周),主要完成恢复、考试、本学期竞赛资料的整理以及评价。
3.学习评估
在学期末(通常会在赛中阶段结束时)每位同学填写一份反思表,主要包括五个问题:通常体育课会被认为没有作业,同学们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下课即完成的习惯,然而事实上任何的学习都需要进行思考才会更有效地提高。因而,本课题在整个课程周期的后半段,也就是13-16周的赛后阶段,会给同学们发放反思表,既是整个竞赛周期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对一个学期课程自身学习和实现的总结。因此,在反思表中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我在本学期(或者连着两个学期)选择篮球课程的初衷是什么?我想在篮球课程中收获什么?最终是否实现,实现了哪些,哪些没有实现?如果对自己本学期的篮球学习打个分,我给自己打多少分(假设满分是100分)? 2、我在这个学期的教学比赛中承担了怎样的角色?我和队友对角色的期待分别是什么?在角色实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我的角色为球队做了哪些贡献,是否对球队产生了帮助?简单陈述我的角色成果。3、上个学期中我的作业是什么主题?半年即将过去,我对于曾经这个主题的思考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或者我想重新叙写“我对体育的思考”或者“我与体育的故事。”(这个题目主要和理论课中与同学们的探讨而提出) 4、我对篮球课的有哪些可行建议?对将来要选篮球课的同学有哪些建议? 5、我有话想对张老师说。(选填)”。
目前的篮球课程评分实行百分制,其中身体素质测试(第一学期为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第二学期为三项素质测试800米、50米以及1分钟仰卧起坐),占40分,技能测试(包括两个大项,各占20分,这20分又是由技评和达标两部分组成)占40分,10分为理论考试成绩,最后的10分为发展能力分,由教师根据学生学期学习的情况进行打分。尽管本次课程改革并不能改变现有的评分比重,但是本课程中“发展能力”这10分可以由同学们根据成果及角色执行情况在前三周共同制定评分方案,在期中进行一次修订。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和体质测试比重大带了的限制性和调动各个技术水平的同学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践行“远大理想”。
三、项目的主要成效与价值
以下部分摘录两段学生作品:
案例1—反思表(张同学)
“1.刚进入大学时选择篮球,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初衷,反正从小到大永远是体育绩点在削减流入钱包的奖励,学什么也无所谓。但是第一学期的学习改变了我对体育的消极态度:大学的体育课和以前“反正跑不快跳不远就活该成绩烂”的体育课不一样,你的努力能够被看到。比如,当三步上篮的节奏鼓点在心中稳稳击打,那种多次练习后的成竹在胸,与其说是骄傲,不如说是感动。而这种正反馈能让你获得一种激励感,良性循环。所以说“这学期选篮球是因为上学期人生第一次在体育课上被夸了”以及“自己练成三步上篮一套操作好帅啊”看着非常不学术不正能量不篮球不专业…但是好像是实话。2.“我想收获的”有很多,比如暑假回家能和高中朋友们在高中球场打篮球,弥补当年酣畅淋漓一战球场的遗憾;比如能穿上球衣抱着篮球理直气壮地拍运动风的照,而不是被服饰圈限;比如认真地从零开始学习一项运动,希望自己能做到很棒;比如重拾对体育的信心,找到第一项发自内心喜爱的体育运动…… 或许现在的我离能和高中那些球神朋友一起战斗还有些距离,但我做到了有底气向他们发出邀请;或许我还没有把篮球放在生活执念的热爱,但我现在内心对篮球,对体育,是有笑容的。3.打91分吧。90分优秀,给坚持,给痛快,给反思,给比一年前优秀太多的自己。1分是并不打算就此停息的加速度。剩下9分,我会在未来,或许已经没有篮球课堂但永远不会缺篮球场的未来,一步一步实现。
……
作为经历者,我们在这个“有人罩着”的天地里亲历了太多美好。互知心酸的掌声,对望不语的默契,因着伙伴的影响使自己变得更好,也在挫败的时候收到温暖勇气与继续前行的动力。所以很希望这样的星火能从您开始,慢慢扩大,让越来越多的同学在聊到体育课的时候不只是“x老师,教内容哪些哪些,给分如何如何”,而是像我跟黄婷一样滔滔不绝,聊得别人目瞪口呆抱拳服气。有时候觉得您是老师,是脱离于我们之外的那个时而严厉时而温柔的张老师;更多时候,却在大家一起搭手喊出的那声“加油”里,每个同学和您一起,都融为了一家人。前几天和婷婷讨论大学的学习模式,一学期一轮老师一轮课堂掠过,之后的我们到底能留下多少呢?大一一年朦朦胧胧,那些床尾对床尾一起做仰卧起坐的周三夜晚,周四清晨政肃路的煎饼豆浆香气,细雨中的懊恼叹气和朋友安慰的臂膀,烈日下的屏气凝神欢欣雀跃,还有那个一身运动服,黑马尾的背影,大概是第一年里明明暗暗,终究是未曾断裂的一条线呢。……”
案例2一—微信公众号作品(廖同学)
“……
今年暑假去甘肃肃南明花乡支教,我遇到两个孩子,很喜欢篮球的孩子。一个念初一,一个念初三,我姑且称他们为S和W。
第一次对W有印象是他一天到晚总是抱着篮球转来转去,即使初三没有体育课,也总喜欢在课间或自习的时候溜到球场去打球。他不太喜欢学习,篮球却打得很棒。一次班会课初一的学生在楼下打球,他就很羡慕地看着。那时我坐在他们教室后面听课,看到他的样子觉得好笑就和他聊起了天。我问他是不是特想下去打球,他就很不屑地跟我炫耀说下面的那些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后来知道他原来是代表县城篮球队的打比赛的体育健将,知道他NBA里最崇拜的是刚刚拿到冠军的勇士队……那天之后他就经常有事没事找我聊天,在球场上看到我从教室回宿舍会兴奋地跟我挥手——我想体育是能拉近我们距离的东西。有时我会和他聊复旦的篮球,聊我在体育部经历的新生杯、毕业杯,聊大一一年里和校队一起经历的市运会、CUBA,聊我回到上海之后即将参与举办的沪台杯,那个时候他安静聆听的样子几乎散发出一种光芒,所有浮躁都褪去了,只剩下十三四岁男孩子青春阳光、热血沸腾的一面。短短20天相处,走的时候他来送我,他和我讲“姐姐,我也想有一天能来复旦打球,那个时候你一定要来看”,我说好。后来我看篮球赛很多时候都会录视频发给他,有时候觉得NBA比赛很好看也会和他时不时唠两句嗑。前几天他在微信上找我聊天,说他们学校的男孩子没谁打球能打得过他了,说他也有在认真学争取能考上“张中”(张掖中学;当地初升高入学率很低,张中是重点高中)。对于他的改变我很感慨,也许这种改变并不源自于我,也许这种改变最后也不一定能带来质变的结果,但我觉得这至少是一种希望——因为梦想而想要变得更好的内驱力。我庆幸我陪伴W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有时候我相信体育之中存在着一种梦想,因为有梦想所以有力量。S是初一班上的学生,尽管W经常说他球打得烂,不过看得出他特别喜欢篮球。作为他们班的语文老师,总是能在上课铃响后两分钟看到他抱着球满头大汗冲进来,让我觉得非“青春正好”不足以形容,尽管他总是怕怕地看着我像是要被我批评的样子。
快离开的那段时间我们整个团队一起买了笔记本,所有任课老师在本子上写给他们的寄语。我在给S的寄语上提到一个片段,写在一个备完课的下午我看到他和一群朋友在球场上打球,我说那个时候你们的样子特别美好,我本想回宿舍放了备课材料出去给你们买点冰可乐,但很遗憾我出来的时候你们已经离开了。S平常并不像W与我那么热络,因为语文课经常抽他起来回答问题,我其实感觉他还挺怕我。意料之外的是他拿到寄语的那个下午,放学后一直在校门口等我。朋友和我讲“有学生在门口等你”,我就看到了他——我问他在这里干嘛,他递给我一支钢笔和一张小纸条,他说“廖老师我会想你的”。那张小纸条有很多错别字,让我这个语文老师很羞愧,可是那些真诚却朴素的话却一次又一次地触动着我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内心,他说“买可乐的事,还是等你下次来给我买吧,我会等你给我买可乐。还有谢谢你的‘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我知道很多人都会质疑短期支教的意义,也许曾经我也质疑过,但是这之后我却选择了坚信不疑。也许作为贫困的民族自治县的孩子,他们经历了太多名为“支教”却只是发达地区学生小打小闹的游戏;但在我们以教育工作者的立场给他们带来些什么、评判着什么的时候,他们也反向地观察着、评判着我们。我很感激自己在寄语里提到了S在球场上的瞬间,我相信体育是我们之间的一座桥梁,当我提到这个的时候S做出了这种判断:“她是懂我的”——所以他才会等着我塞给我他的礼物和小纸条,所以他才会在我们的大巴离开那天在慢慢远去的学校门口向我们不停挥手。
明花乡因为远离城市工业文明,一到晚上几乎整个村子遁入黑暗。星空在这时便更为璀璨,甚至给人一种银河肉眼可见的错觉。当时我们的宿舍和教学楼之间隔着一个篮球场,每个课间总是可以看到拿着篮球的男孩子在球场上疯跑。到晚上学生放学天幕低垂,我们便在每个备课讨论完的深夜,躺在球场上聊人生谈理想,球框仿佛就缀在天幕上;还有河西学院支教的同行人邀请我和他们一起跳舞,漆黑的夜幕下教学楼昏暗的灯光,肆无忌惮地舞动、大笑,跳累了大口吃瓜甚至顾不上被弄花的妆……那种感觉完满又飨足。
体育所背负的生命原始能量与自然的美——这几乎是我在明花最难以忘怀的东西。体育影响与塑造的那个我,带着这份能量辐射了更多的人。这件事潜移默化如同生命与我开的一个玩笑,却不乏令人动容的力量。
写到这里已经是深夜,我想这篇文章应该有个恰当的结尾。
如果要把体育具像化成一种东西,我觉得这很难。作为一个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我觉得我们最大的特长和感受和表达,是敏感地把握住生活中感性的力量。这篇文章也许太不像是在表达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反而应该是我发在私人lofter上的东西,但莫名地我觉得很适合。
因为就体育而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从中文人的角度看,体育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是渗透而非固化的,是汗水塑造的坚韧的性格、是“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的团结担当、是终身的归属和心安之处、是一个人沟通的桥梁、梦想与希望。也许关于体育每个人的理解和故事都不一样,但那些所有发生的事情背后有着灵魂同样滚烫的温度与生命同样富于创造的本质;我们能做的是尽量丰富地去感受,再尽量生动地去描摹。
我不知道科比那句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影响了多少人,但对自己在看张佳玮系列球星传记时心中一震的瞬间记忆犹新。低级的文字工作者玩弄文字,我们称这些人为faker;而真正的文字工作者会选择用文字传递信仰,来分享一种价值来装点大多数人贫瘠的生命;所以每次写推文或是战报时我都在想——我如果能用文字传递出一星半点体育的能量,那想必就是极难得也极好的了。”
以上只是本次教改中的一个缩影,笔者曾尝试将上述内容进行缩略,然而始终无从下手,于是就直接摘录了,这些文字是有力量的,这背后沉淀着一段时光和记忆,不论其是否是本次教改的成效,但其传播的力量和价值正是篮球课所期待的东西。
四、不足与展望
本课题成果仍然存在的不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本课题仅仅是从课程内部的设计角度对大学生体育课程进行了探索改革,然而高校体育应建立以必修课、选项课、俱乐部、保健课、理论课为主体的课堂课程结构体系。课外体育课程是课堂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大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多样化的课外体育:体育辅导、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专题讲座、体育网页、体育训练、体育竞赛、校际体育交往、社会体育参与、野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是仍然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另一方面,本课题中对课程的设计借助了新的理念,然而目前还有其他多样化的方式诸如混合式教学等,若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或者会收获更加卓越的效果。就本课题内部而言,“ICD”理念还需要更好的机构支持,除了场地设备的“硬件支持”外,还需要更加多样化和自主化的“软件支持”,目前的课程评价受限于大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作为改革探索的评价比重过小,因而在效果的实现方面会受到影响,因而如何全面发挥评价机制也是本课题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L.Dee Fink. Creating Significant Learning Experiences[M]. Jossey-Bass,2003.
[2]徐辉,等.创走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综合性大学课程设计原则[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4.
[4]朱伟强.体育课程模式[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5.
[6] Willie,C. V .& Miller,I. Social Goals and Educational Reform:American
School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Green wood Press,1988.
[7] P.W. Jackson,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2.
[8]James G. Henderson & Kathleen R. Kesson, Curriculum Wisdom: Educational
Decisions in Democratia Societie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Merrill
Prentice Hall, 2004.
[9] R.D.V. Scotter & Others,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Social Perspective, New
York: Macmillan,1979.
[10] 顾渊彦.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8-30.
[11]季浏.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9):72-80.
[12]何元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性质及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2,9(3):132-133.
[13]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0.
[14]王林.学习型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D].上海体育学院,2007.
[15]张廷凯.新课程设计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
回目录
|